
一份薪水需同時供養父母與子女,使「夾心層」倍感沉重的財務壓力。因此,不少受訪者希望政府能在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2025》中提供更多支援,幫助他們緩解育兒、住房等方面的負擔。
對許多有孩子的家庭來說,育兒成本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34歲的楊女士向《8視界新聞網》記者說:「我家兩個孩子上託兒所,一個月的費用就要上千元,政府補貼後還是很貴。如果可以增加託兒補貼或者降低學前教育的費用,那對我們來說會是很大的幫助。」
育有一個小四的女兒的38歲王先生則表示:「孩子上小學後,補習班、才藝班的費用也很高。政府如果能提供更多學費或課外活動補助,我們就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36歲陳太太說:「我們夫妻兩人都要上班,孩子放學後還得送去學生託管中心,這筆費用每個月也不少。希望政府能增加託管補助,或者擴大現有的津貼範圍。」
住房成本壓力大
除了孩子的教育,住房也是許多家庭所關注的課題。
一對新婚夫妻就希望趕快有個棲身之所。已懷有幾個月身孕的30歲林太太說,「預購組屋等待時間很長,如果買轉售組屋,價格又很高。希望政府可以增加補貼,或者提供更多優先選項給有小孩的家庭。」
新移民40歲張先生育有兩個孩子,太太是個家庭主婦。一家四口目前在租房子。由於他是唯一的家庭經濟支柱,因此買房子成了一大挑戰。「如果政府能為首次購屋者的補助再提高一些,就會減輕很大的負擔。」
計劃生育第二個孩子的38歲王女士自我調侃,她和丈夫屬於『夾心層』,因為家庭收入頂限剛好超過預購組屋的申購門檻。「要是限制放寬些,就好了,就不必物色轉售組屋。希望政府可以為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提供更多援助和選擇。」
「夾心層」:收入與開支勉強平衡
40歲的李先生說:「我們收入不算低,但生活開支還是很緊。我們不符合很多政府補貼的資格,孩子的學費、父母的醫藥費、房貸壓力都很大。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增加一些針對『夾心層』的補助。」
44歲鄭女士也說:「我們是典型的『夾心層』,既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又要養育孩子。希望政府可以推出更多『三代同堂』的支持政策,比如更好的醫藥補貼、公積金退休規劃的支援。」
公積金與退休規劃
一些「夾心層」也表示,公積金是他們未來退休的主要依靠,因此希望政府能在這方面提供更多支援。
42歲的趙先生說:「公積金存款雖然在增長,但生活成本漲得更快。希望政府能提高僱主的公積金繳交比率,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允許我們靈活提取部分公積金應急。」
計劃在55歲後半退休的50歲林先生則希望政府能提高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CPF LIFE)的派息率,或者提供更多靈活的退休方案,讓他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取一部分養老金。
需要同時照顧年邁父母的39歲陳小姐說:「希望政府能增加年長者的公積金補助,例如讓我們可動用更多公積金存款來支付父母的醫療費。」
有網民希望派發現金
《8視界新聞網》也在社媒平台Facebook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詢問大家最希望獲得哪些援助。
網民歐劍輝說:「錢沒有人會嫌多,所謂多多益善嘛,但是我也不希望政府發放太大紅包而背了一身債,當然有需要的人士還是要政府協助。」
另一網民KC Chiew則說:「我只希望政府的財政赤字別太高,也別開始用借貸來應付各類開支。」
網民WeiHong Tan則希望能得到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