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期出現了新一波冠病疫情,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000例,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新高。而這一波疫情的主要推手,是多種奧密克戎XBB變異毒株的子系,包括EG.5、HK.3和BA.2.86等。這些變異毒株的傳播力和致病性是否比以往更強?

圖源:網絡
01 新加坡的變異毒株情況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從10月3日到10月9日,本地社區病例中有54%是感染了EG.5變異毒株,而從10月10日到10月16日,這一比例上升到了75%。EG.5變異毒株是奧密克戎XBB.1.9.2的一個亞分支,最早於2023年2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8月9日,世衛將它定位為「關注變異株」,並要求全球對EG.5變異毒株特徵和公共衛生風險進行評估。
除了EG.5變異毒株外,本地還出現了其他奧密克戎XBB變異毒株的子系,如HK.3、BA.2.86等。HK.3是EG.5的一個子系,也是目前本地第二大流行的變異毒株。BA.2.86則是奧密克戎XBB的另一個亞型,也被稱為「皮羅拉」(Pirola),比奧密克戎XBB多出30多個刺突蛋白突變數,目前已在英國、美國、丹麥、葡萄牙和泰國等國家被發現。截至本月9日,我國發現了兩起感染BA.2.86冠病變異毒株的本土病例。
02 變異毒株的傳播力和致病性
目前,關於這些變異毒株的傳播力和致病性的科學證據還不夠充分和確切。不過,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和觀察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
首先,關於傳播力,有一些證據表明EG.5變異毒株具有更高的傳染性。例如,在新加坡,EG.5變異毒株在一個月內就從占社區病例的22%上升到了75%,顯示了它在競爭中的優勢。
此外,在英國,EG.5變異毒株也在快速增長,並已成為當地第二大流行的變異毒株。而在印度尼西亞,EG.5變異毒株則被認為是導致今年7月份爆發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其次,關於致病性,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EG.5或其他XBB子系變異毒株會引起比其他變異毒株更嚴重的疾病。相反,有一些跡象表明EG.5或許具有更低的致命率和更輕微的症狀。
在新加坡,EG.5變異毒株雖然占了大多數的病例,但並沒有導致重症和住院病例的比例上升。而在英國,EG.5變異毒株也沒有表現出比德爾塔變異毒株更高的死亡風險。此外,在印度尼西亞,EG.5變異毒株也被認為是一種「溫和」的變異毒株,不會造成太大的醫療負擔。
03 新加坡的防疫措施
面對新一波冠病疫情,新加坡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社交限制或封鎖措施,而是繼續實行「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衛生部表示,這是因為沒有證據顯示新的變異毒株比之前的毒株更有可能造成重症,而且目前的疫苗在人們感染新毒株時,仍足以保護他們免於患上重症。因此,政府不打算回到之前的「零感染」目標,而是將冠病視為地方性流行病,並與之共處。

圖源:網絡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政府放鬆了防範和應對的措施。政府仍然在密切監測情況,並採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加強檢測和追蹤,政府鼓勵所有人定期進行自我檢測;增加醫療資源,政府為冠病患者提供了多種治療選項,包括住院、社區護理設施、居家隔離等。政府也增加了公立醫院的床位數,並推遲了非緊急的住院和手術。政府還為冠病患者提供了藥物治療,如抗體雞尾酒和抗病毒藥物。
推廣接種疫苗,政府敦促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接種冠病疫苗,並提供了免費和方便的接種服務,政府建議60歲及以上者和免疫功能較低者在2023年接種追加劑,以增強他們的免疫力。政府還批准了美國莫德納公司的更新版冠病疫苗,在本地使用,該疫苗能有效對付預期會傳播的冠病變異毒株。
新加坡面臨著新一波冠病疫情,變異毒株威脅不斷,但是,新加坡有著強大的防疫能力和應對策略,以及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和科技支持。只要我們保持警惕、保持樂觀和信心,相信新加坡能夠渡過這次危機,迎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