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共有約180名本地護士在護士重返職場計劃下重回工作崗位。完成培訓的前護士可獲得獎勵金,也可在即將推出的護士人才保留計劃下獲得高達10萬元的獎金。
32歲的余家馨七年前因為要照顧年幼小孩離開護士行業,今年1月決定重拾老本行,並通過護士重返職場計劃,加入國大醫院當護士。除了接受12周培訓,她也必須完成四個月實習。多年後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她說最大不同就是大部分工作已數碼化。
國立大學醫院註冊護士、護士重返職場計劃參與者余家馨說:」我當時離開的時候,全都是用紙跟寫的方式寫和記錄病人資料,現在都是自動(數碼化)靈活性工作安排,也是對要回來做護士的話很大的吸引力,比如說我有小孩,我要固定上班時間可以自己去要求。「
國立大學醫院護理助理總監鄭晶寧說:」規範化的培訓計劃,包含了理論、臨床的培訓,還有模擬的訓練畢竟他們有幾年沒有接觸護理工作,給他們培養他們的信心,建立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可以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醫療系統。「
衛生部答覆本台詢問時表示,離開護士行業超過五年的本地護士需修讀復修課程以便重新適應。這項計劃的課程由新加坡護理委員會認證。
在計劃下,重新加入公共和社區醫療體系的護士可獲得高達6000元的額外獎金。
新保集團受詢時表示,重返工作崗位的護士年齡介於35到55歲之間她們通常被派往醫療或外科病房,或者急診部。符合條件的護士也可選擇靈活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