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起,在各大報紙、宣傳媒體上關於En Bloc/Collective Sales的詞層出不窮,這個熱潮一直延續至今。En blolc就是將各種大廈以及住宅樓集體出售。在2017年集體出售項目有16宗,總成交額高達超過94億新元。新加坡政府規定,建築少於10年的私宅項目如果想進行集體出售,必須要獲得9成以上的業主支持;10年以上的也要獲得8成以上的業主同意。

小編從《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的報道中總結出一些值得和大家分享有關「集體出售」的一些信息。
想要獲得集體出售的批准,業主們必須自發組織集體出售委員會,也需要跟物業其他的業主門達成共識,之後要尋求適合的房產經紀公司和相關法律顧問,由他們協助落實集體出售項目。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 準備工作;2. 找到買家;3. 簽定協議;這三個階段看似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準備工作
整棟物業的業主需要組織一個集體出售委員會,委員會需要跟每位業主協商討論,並讓他們同意並簽署集體出售的協議。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商討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意見不統一的業主,這就會推遲整個計劃,或者以失敗告終。政府規定,未滿10年的住宅項目必須徵求90%以上的業主同意;若是超過10年的住宅項目,也需要得到80%的業主同意。如果第一輪商討未獲成功,那麼需要再等上2年方可進行下一輪商討。
如果業主對集體出售可以達成一致後,需要找一間房產經濟代理公司和法律顧問公司。房產經紀公司需要為業主們評估價格、協助委員會辦理相關手續和策劃一系列推銷計劃。法律顧問需要擬定相關法律文件,買賣協議等等。


找到買家
經過第一個階段的準備工作和制定銷售計劃後,需要將項目推入市場,尋找買家。房產經紀公司需要宣傳出售項目,邀請潛在發展商出價投標。


簽訂協議
如果集體出售協商中並未達成100%業主同意,那麼就需要向分層地契局(Strata Titles Boards)提出申請,並獲得批准方執行。
如果順利整個過程需要1-2年時間,每個過程都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干擾,將計劃推遲,也有可能失敗。

新加坡的「集體出售」還暗藏了哪些玄機,我們會在這個板塊中繼續給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