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日訊)廟宇燒香導致子宮肌瘤的舊聞,近日又在新加坡長輩社交群組間流傳,醫師指偶爾燒香不會導致子宮肌瘤。
台北知名廟宇艋鉀龍山寺在2017年減少香爐數量,鼓勵民眾以一柱香參拜廟宇。當時有台灣媒體報道,有內部員工透露,龍山寺減香的原因是因為廟裡20多名女性員工,有十多人患有子宮肌瘤。
《聯合晚報》記者查閱《蘋果日報》、《雅虎新聞》、《自由時報》等多家台灣媒體報道,所有報道中都沒有提到這名員工的姓名。
報道指,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向當地媒體表示,他們每年都會提供員工健康檢查,但並未統計有多少人罹患子宮肌瘤,他自己的肺部和心血管鈣化指數,則從數年前的400逐年增加至1000,可能和環境有關。

光明山普覺禪寺2017年起已禁止公眾在清明節和中元節期間,在禪寺內焚燒冥紙箱。(檔案照)
過敏可戴N95口罩
安微尼亞山醫藥中心呼吸道及加護病學專科張耀光高級顧問醫生指出,他不曾聽說過燒香和子宮肌瘤之間的關聯,但表示燒香產生的煙容易造成咳嗽或呼吸管疾病。
他說,如果公眾對燒香產生的煙過敏,可佩戴N95口罩。
伊莉莎白醫院內科與肺專科王建宗醫生指出,他是首次聽到燒香會導致子宮肌瘤,現有研究多指抽菸會導致許多癌症。
他說,燒香產生的煙有多種成分和顆粒,越小的顆粒容易吸進氣管和身體里,對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美國早前展開的護士健康研究,調查了8萬5251名年齡介於25歲至42歲女性,在1989年至2007年間的子宮肌瘤患病幾率。
研究顯示,住在靠近主要道路和曝露於10微米或10至2.5微米的顆粒物,不會增加患子宮肌瘤風險。然而,長期曝露於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懸浮顆粒(PM2.5)有可能面對適度患子宮肌瘤的風險,需要進一步研究證明懸浮顆粒和子宮肌瘤之間的關聯。
陸續規定禁香減爐
多家台灣廟宇已開始實施減少香爐和香的數量,以降低空氣污染。繼光明山普覺禪寺和廣惠肇碧山亭後,新加坡道教總會會長陳添來指,今年沒有其他廟宇禁止在寺內焚燒冥紙箱。
為減少環境污染,台灣近年來鼓勵民眾「以功代金」或「以米代金」,將購買紙錢的費用直接捐助於慈善活動做功德,或用百米祭祀,事後可自行使用或捐給寺廟或弱勢團體。
除了艋鉀龍山寺,台灣的行天宮、台北城隍廟、大龍峒保安宮近年也陸續推行禁香、減爐減香規定。
新加坡的光明山普覺禪寺2017年起已禁止公眾在清明節和中元節期間,在禪寺內焚燒冥紙箱,改用鮮花和水果祭拜。
去年起,廣惠肇碧山亭也禁止公眾在清明節和中元節期間焚燒冥紙箱,並鼓勵他們全年不要在亭內焚燒冥紙箱以減少污染,為環保盡一分力。
陳添來受詢時指出,除了光明山普覺禪寺和廣惠肇碧山亭,他沒有聽說今年有其他廟宇跟進禁焚燒冥紙箱的規定,但他留意到,新的廟宇已經減少香爐數量,從五個減少至一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