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配合紀念新加坡淪陷80周年,國家博物館推出全新的「亂離時代:1942年新加坡淪陷時期的回顧與意義」二戰主題展覽,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段歷史。(葉孝忠攝)
作者 葉孝忠
80年前的這兩個星期,應該是當時的新加坡人最黑暗的日子。
2月8日,日軍登陸新加坡,短短一周後,2月15日就讓英軍投降。
接下來的3年零6個月,不曾身歷其境的我們,也多次在課本書籍、電視節目和連續劇里回望這段苦不堪言的日子。
為配合紀念新加坡淪陷80周年,國家博物館推出全新的「亂離時代:1942年新加坡淪陷時期的回顧與意義」二戰主題展覽,讓國人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段歷史。

在戰爭爆發前,有能力的人都先跑掉了。這次展覽也揭示了過去從未探索的主題,例如英軍如何在新加坡淪陷前撤走平民。(葉孝忠攝)
歷史,不止是關於受難者的命運,也是每個經歷者回憶的再現,由一個個不同的故事組成。
這次展覽也首次探討了二戰的回憶對後人的影響。其中最動人的展品莫過於1966年在惹蘭培本(Jalan Puay Poon)亂葬崗挖掘出土的200多件私人文物,這些首次展出的文物包括鑰匙、菸斗和手錶等。

最動人的展品莫過於1966年在惹蘭培本(Jalan Puay Poon)亂葬崗挖掘出土的200多件私人文物。(葉孝忠攝)
這些物件曾經都有人的體溫,現在就成了冷冰冰的證據。英軍向日本投降後,戰爭依舊殘酷的進行中。

逃難時,你會選擇帶走什麼?這個富裕的家庭就帶走了製作精細的時鐘,跟著他們一起逃亡。(葉孝忠攝)

關於戰爭的回憶,沒有隨著戰爭的結束而結束,而書寫這些回憶讓人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場戰爭。(葉孝忠攝)
「亂離時代:1942年新加坡淪陷時期的回顧與意義」將從1月29日展至5月29日,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入場免費。
如果你願意走出博物館,也可以親臨一些二戰遺址,感懷歷史。
紅螞蟻為大家推薦一些更鮮為人知的地點。它們現在都特別的寧靜,讓人難以想像80年前這裡發生過的事情,如今只能在風景里慢慢消化歷史的沉重感。
如果我們對過去不理解,那麼我們對自己的未來的想像也將是貧瘠的。
前往這些地點,最合適的交通方式是自駕。如果使用公共運輸工具,通常都得走一段路。
莎琳汶沙灘登陸點

巴特拉鄉道(Bahtera Track)。(葉孝忠攝)
由林厝港路拐入巴特拉鄉道(Bahtera Track),一路顛簸,這應該是新加坡少見的未經鋪設的道路了。泥黃色的路搭配兩岸盎然綠意,是頗為新鮮的獅城風光。
路的盡頭是童子軍營地和莎琳汶沙灘登陸點(Sarimbun Beach Landing Site)。

莎琳汶沙灘登陸點(Sarimbun Beach Landing Site)。(葉孝忠攝)
日軍登陸馬來半島之後迅速南下,備戰的英軍誤判日軍的登陸點,把兵力都集中在新加坡的東北部一帶。
然而在1942年2月8日,日軍卻由西北部的莎琳汶(Sarimbun)和林厝港的海灘登陸,令英軍招架不住,不久就攻下登加空軍基地,迅速占領了新加坡。
公共運輸:乘坐975號巴士到林厝港路的「Aft Bahtera」站下車,然後步行約15分鐘。
武吉巴督紀念碑遺址

武吉巴督紀念碑遺址。(葉孝忠攝)
拾級而上,山頂原本有兩座由澳洲戰俘建造的紀念碑,紀念在新加坡戰役中陣亡的日軍及聯軍將士。1945年,在聯軍重返新加坡前,忠靈塔就被摧毀,聯軍的紀念碑之後也被拆除。
1942年,約500名聯軍戰俘被令在此建造昭南忠靈塔,在戰俘的請求下,在十幾米處以木頭建造了高10英尺的木頭十字架,以紀念陣亡的聯軍將士。當時這些戰俘被關在 Sime Road 和 Adam Park 一帶,每天來回步行到施工地直至紀念碑建完為止。

(葉孝忠攝)
這裡總沒什麼人影,站在山頂,還能眺望到新加坡市區,甚至還能看見金沙酒店。
你也可以沿著附近的Lor Sesuai往深處走,這條寧靜小路不久前擠滿了前來拍攝喜馬拉雅獅鷲禿鷹(Himalayan Vulture)的觀鳥愛好者,看來它們最懂得島國哪裡有風景。

寧靜的Lor Sesuai。(葉孝忠攝)
路上有不少老別墅,壯麗的老雨樹,和一個如茵的綠草地(讓人忍不住想要在這裡野餐的那種),另一個二戰遺址,也是英軍向日本簽署投降書的地點舊福特車廠就在附近,不妨連著一起參觀。
公共運輸:在武吉知馬上段的「Aft Old Jurong Rd」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可乘搭 67、75、170、170A、173、178、184、961和961M號巴士。
巴西班讓戰役(Battle at Pasir Panjang)

肯特崗公園。(葉孝忠攝)
喜歡自駕的朋友可以考慮開車由波納維斯達南路前往巴西班讓戰役遺址。
這應該是新加坡最蜿蜒曲折的山路,甚至被暱稱為」99彎「,1950年至1980年間曾經也是腳踏車及汽車的賽車道,Buona Vista 在義大利語意為好風景,拐入Vigilante Drive,繼續往肯特崗公園的方向前進,抵達終點處,你就能眺望到南部港灣的「好風景」。
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之戰,是新加坡戰役的尾聲。1942年2月12日至14日,持續兩天的激戰,馬來軍團1400名勇士英勇堅守最後一道防線,抵禦日軍1萬3000人的強勢進攻,實力懸殊也不放棄。

(葉孝忠攝)
當用盡彈藥時,他們和日軍進行了手刃戰,巴西班讓之戰也經常被形容為的新加坡二戰中最悲壯的對抗。
公共運輸:可以在Science Park下車步行約15分鐘到肯特崗公園,你也可以通過南部山脊的徒步路線抵達這裡。
柔佛炮台(Johore Battery)

柔佛炮台建於1930年代末,是新加坡海岸防禦系統的一部分。(葉孝忠攝)
位於樟宜的柔佛炮台建於1930年代末,是新加坡海岸防禦系統的一部分。它由三門15英寸的大炮組成,威力無比。
雖然該炮台的目的是阻止敵人從海上進攻,但其中兩門炮可以旋轉,向陸地發射。從1942年2月5日至12日,它們也向島國的東部和北部的目標開火,但對阻擾敵軍前進的作用不大。

(葉孝忠攝)
1942年2月12日,英國人在新加坡淪陷前銷毀了這些炮,以防止它們落入入侵的日本人手中。
我們現在所見的大炮其實是複製品,是在2002年2月15日新加坡淪陷60周年時落成的。離這裡不遠的樟宜博物館和禮拜堂,通過照片、信件和繪畫等形式,敘述了日本投降後戰俘的悲慘故事。
這裡交通同樣不便,但附近555 Villa泰國餐廳,晚上氣氛極好,口味地道,價格公道。

555 Villa泰國餐廳。(葉孝忠攝)
用餐環境讓你感覺空降了微笑之國,周末經常客滿,記得打電話預定和詢問。

555 Villa泰國餐廳。(葉孝忠攝)
公共運輸:可以在Changi Baptist church站下車,沿著Cosford road步行8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