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溜子」哪都有,法律嚴明的新加坡也不例外。
新加坡不怕「街溜子」,就怕動物變成「街溜子」,它們橫起來比人凶多了,但是怕啥來啥。

「大聖」露天吃活雞
經常旅遊的人知道,景區的猴子各個驕橫跋扈,可惜新加坡是個花園城市,這裡的猴子更兇猛。
近日,一名新加坡人拍到,草叢裡一隻猴子在大白天抱著一隻活雞,砸吧砸吧啃得開心。
文明的新加坡社會怎能容忍這樣的情景發生?然而面對這隻猴子,你又能怎麼樣呢?報警?告官?
現在,猴子在新加坡惹事不比當地打架糾紛少。前兩天,一位女子出遊,結果就被一隻猴子襲擊,當時她阻止猴子偷竊自己的食物,猴子跳起來咬傷她的胳膊離開。
偷包、偷手機、偷食物,這幫「街溜子」四處撒野,它們動作敏捷,野豬都是它們的坐騎,一般人真打不過。

人活得比動物憋屈
作為花園城市,新加坡可不僅僅是猴子搗亂,野豬、鱷魚、蜥蜴……各個兇猛。它們不見外,滿大街遊走,但它們還容易受驚,受驚後橫衝直撞,傷人毀物。
在新加坡,人活得比動物小心。
臨山道路要小心,因為野豬脾氣不好;
靠近水邊要小心,因為鱷魚需要休息;
上公廁也要小心,因為蟒蛇需要乘涼。

新加坡的法律是給人定的,蓄意傷害他人將面臨2年或罰款5000新幣,鞭刑。動物咬人,警察費盡周折抓來也得送往關愛動物研究協會,關愛動物研究協會最終只能把動物放歸山林。
毛都不掉一根被送回家,誰不在街面橫行霸道?

關愛動物研究協會也沒辦法,因為新加坡就這麼大,野生動物都是有數的。很多動物是從馬來西亞遷徙到新加坡的,這說明了新加坡的自然環境優越,又怎麼捨得驅趕它們呢?
動物都有領地範圍,生存空間不足就得闖入人類世界,人與動物之間的矛盾很難平衡。
所以這些年,新加坡動物傷人事件持續不斷,政府始終拿這群「街溜子」沒辦法,只能把防範動物傷人的信息普及再普及,否則能咋辦?法院也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