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新加坡只是一座水泥森林? 這些野生動物就在你左右

2023年02月22日   •   4446次閱讀

烏鴉攻擊起人類,可不是鬧著玩的。(新明日報)

作者 許耀泉

加坡這個彈丸之地,除了要容納五百多萬人口,還要打造「花園裡的城市」,自然少不了跟動物摩肩接踵了。

最近,烏鴉和野豬因不同的原因成了新聞焦點,但事實上,跟新加坡人打交道的動物遠不止這兩種,這些動物還有各自的特色:有的竟然會辨認人臉,有的遇到危險只會蜷縮身體,反而幫了非法捕獵者一把。

這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除了著名的水獺之外,棲居新加坡的一些野生動物:

1. 烏鴉

2月14日情人節當天,見報的不是什麼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浪漫愛情故事,反而是碧山第12街第110座組屋一帶烏鴉在20分鐘內,襲擊10名路人的驚悚題材。 一圖勝千言,烏鴉有多兇悍,我們讓這張照片交代:

(新明日報)

幸好,烏鴉攻擊路人的消息傳出後,在多個單位的合作下,碧山一帶暫時已不再發生公眾無故受烏鴉攻擊的事件。

烏鴉是雜食動物,因此常在小販中心和垃圾桶附近覓食。

除了強大的生存能力,烏鴉還有兩點可能較不為人知:第一是其智力據信僅次於靈長類動物,第二是烏鴉竟然還有辨識人臉,並跟其他烏鴉分享這個訊息的能力。

華盛頓大學野生生物學家John Marzluff和其他研究員在2006年的一項實驗中,戴著橡膠頭套用網捕捉烏鴉並在它們的腳上繫上腳環,並在幾天後戴著不同款式的面罩在烏鴉群中走動。

研究員發現,他們戴上其他面罩時,烏鴉們都無動於衷,但一戴上捕捉它們時所戴的面罩,烏鴉就會叫囂起來,甚至成群結隊,擺出一副準備抵禦外侮的架勢。

更令人驚訝的是,到了2012年,也就是實驗開始後將近7年,烏鴉一見到同一副面罩還是會叫囂,而且叫囂的烏鴉數量甚至增加了一倍,意味著烏鴉當中的「新客」也能夠識別那一副面罩。

2. 野豬

(萬態保育集團提供)

新加坡的野豬一度被認為在1950年代已遭獵殺殆盡,但一份最新的研究發現,它們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將會進駐新加坡全島的叢林地區。

這些野豬相信是在1990年代末從馬來西亞游泳來到新加坡,目前只有新加坡南端的叢林地區還沒有出現它們的蹤跡。

為了控制野豬數量,國家公園局所採取的行動除了禁止人類喂食野豬,還包括改造野豬的棲息地。

由於野豬嗜食油棕樹的果實,公園局所採取的一項措施就是逐步以原生植物物種取代油棕樹,增加野豬覓食的難度,也從而減少它們交配繁殖的時間。

3. 蟒蛇

蟒蛇過去棲息於叢林地區,現在卻窩在水溝和公園裡,以便捕食老鼠。

有老鼠的地方,就有蟒蛇的蹤跡,例如垃圾場和建築工地。

這條蟒蛇匿藏在一座大廈的地下室里。(ACRES臉書)

蟒蛇保育員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說,一般蟒蛇平均可以達到4米的長度,但本地的蟒蛇平均只有2.3米長,這可能是它們主要以老鼠為食的緣故。

蟒蛇多數時候都在避開人類,雖然沒有毒性,但大家如果見到蟒蛇,最好還是避而遠之。

4. 獼猴(Macaque)

猴子在湯申路上段的私宅「飛檐走壁」。(聯合早報檔案照)

獼猴擅闖住宅覓食的新聞不時見報,2022年2月甚至有一名氣急敗壞的中學生央求兩隻獼猴歸還書包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但研究靈長類動物的Sabrina Jabbar告訴《海峽時報》,捕殺獼猴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因為被捕殺的獼猴經常不是罪魁禍首:

「擅闖住宅的一般是膽子較大的獼猴,但被捕殺的卻通常是年幼而不知道逃難的獼猴。幼崽被抓走後,雌猴就會多生育,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需要做的,是消除獼猴進入住宅的誘因,還有對付較大膽的那幾隻獼猴。」

與獼猴和平相處的關鍵,還是別給它們喂食,避免它們將人類、塑料袋及盒子等跟食物聯想在一起。

4. 椰子貓(Civet)

在波斯陶一帶出沒的椰子貓。(海峽時報)

椰子貓又稱為果子狸。之所以以椰子命名,是因為人類過去提取椰樹汁液的時候,椰子貓也會跟著爬上樹,飽嘗一口發酵的椰樹汁液。

據了解,椰子貓多數在新加坡實乞納(Siglap)、武吉知馬、波斯陶(Portsdown)和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一帶出現。

這些地區有地住宅較多,難不成椰子貓對富人區情有獨鍾?

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吃飯大過天」,這幾個地區花園和果樹較多,實乞納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更是布滿了椰樹種植園,才讓椰子貓在那裡徘徊流連。

椰子貓也是新加坡比較怕生的珍稀動物,所以蟻粉若見到它們,也請保持距離。

5. 穿山甲(Pangolin)

馬來穿山甲屬於瀕危動物。(聯合早報)

比起上述幾種動物,穿山甲可以在水溝、住家的後花園,甚至建築工地生存,強光、巨響都似乎影響不了他們,堪稱「雷打不動。」

本地的穿山甲屬於馬來穿山甲(Sunda Pangolin)。遇到危險的時候,穿山甲會將身體蜷縮起來,用爪子遮擋臉部。可惜,這個策略反而讓非法捕獵者容易把它們抓走。

據了解,穿山甲是許多中藥處方的主要藥材,穿山甲鱗片需求相當龐大,穿山甲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常被走私的哺乳動物。

因此,這裡也就不透露穿山甲在本地出沒的地方了。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