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在2027年竣工的綜合發展項目——忠邦城,集民眾俱樂部、巴剎、熟食中心、游泳池、健身房和商店於一體。(土地管理局構想圖)
作者 倉吉
「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這句話新加坡人聽多了。 「每個市鎮都是好市鎮」,聽來有點新鮮。
李顯龍總理上星期天(3月26日)在義順的綜合發展項目忠邦城(Chong Pang City)動土儀式上說,基於各種原因,一些組屋區會更受歡迎,不過政府承諾精心規劃和管理好每一個市鎮,讓新加坡人不論住在哪一區,都能享有良好和完善的設施。

李顯龍總理(前)在律政部兼內政部長、義順集選區議員尚穆根(左二)陪同下,聆聽有關忠邦城新設施的講解。這個占地0.9公頃的綜合發展項目,集民眾俱樂部、巴剎、熟食中心、游泳池、健身房、社區花園和商店於一體。(聯合早報)
「政府致力於為所有組屋市鎮打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換言之,「每個市鎮都是好市鎮」。
「好市鎮」的定義又是什麼?
儘可能確保每個地區都有學校、診所、小販中心,以及體育等完善的設施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難道現在的市鎮不都是這樣的嗎?也許新加坡人還可以為「好市鎮」的元素添加一項:遮日擋雨的有蓋走廊。
「讓新加坡人不論住在哪一區,都能享有良好和完善的設施。」
李總理說的是「希望」,其實這大體上已是各個角落組屋區的寫照。
今天組屋區內紛紛設立綜合性質的大樓,把各類服務集中在同一屋檐下,不論是稱之為Hub,或Heartbeat ,或「城」或「坊」,傳統的組屋中心的概念已在改變中。

淡濱尼天地是新加坡首個集民眾俱樂部、體育場、零售店、小販中心、圖書館、託兒服務等設施的綜合場所。(新明日報)
各組屋區原本就可自成一個市鎮,一般人不進城,都可以滿足日常飲食、消閒和購物的需要。政府不斷完善和增添組屋區內的設施,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在公共空間的健身角落隨處可見,人們可隨時隨地活動筋骨,方便得很,說「沒有時間健身」,鬼才相信。
李總理強調: 「我們要每一個組屋市鎮,不論新舊,都是高質量的。」
組屋要作為新加坡質量的保證,不能單靠政府,人民如果缺乏自律自發,愛護生活環境的公德心,則組屋生活環境的質量就會打折扣。
如小販中心和咖啡店的廁所衛生一向是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在社會的關注下,有關當局的加強監管下,這些地方的公廁衛生已有明顯的改善,但使用者的衛生意識如果沒有提高,衛生設備再好,也很難達到可以向外人炫耀的水平。
生活環境跟人們的公德心水平成正比,「好市鎮」才能培養出不破壞環境的好公民。
曽有一位偶爾來訪問新加坡的馬來西亞朋友說,他在夜間看政府組屋,每一座組屋走廊都是亮著燈,因為,每一盞走廊燈都是好的。

新加坡每一座組屋的走廊夜晚都是亮著燈的。(海峽時報)
他說,在長堤北岸,政府建的公屋(他們也稱「組屋」),在晚上很多走廊是黑暗的,因為公共的燈壞了很久,也沒人去管。
良好的設施也要有良好的管理,這是確保「好市鎮」的另一重要因素。
電燈壞了、電梯失靈了,必須及時搶修。已經被「寵壞」的新加坡人,無法忍受慢吞吞的回應。
新加坡已是個老齡化社會,良好有效的電梯服務是起碼的要求。
政府管理市鎮的效率高,是一種自我期許,諷刺的是,這也助長了新加坡人愛投訴的脾氣,一有不如意便要向當局投訴。說好一聽,這是對政府做好工作的督促,說不好聽就是吹毛求疵。
「好市鎮」都是一樣的,不好的市鎮各有不同的問題。
新加坡還有「不好的市鎮」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