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7月底,新加坡有一半的人口將完成兩劑冠病疫苗的接種,政府到時候將可能進一步開放,讓更多完成疫苗接種的公眾參與社交聚會和大型活動。已完成疫苗接種的國人或許可以參與8人社交聚會、大型活動人數也可能增加到500人。
專家建議:五成接種率不夠
建議至少八成才開放
目前距離計劃中的下一階段措施放寬不到一個月,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認為50%的接種率還不足夠,希望在疫苗接種率達到80%或以上的時候才進一步放寬。
早前,為了讓更多國人接種第一劑疫苗,當局把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從3至4個星期改成6至8個星期。現在因為供應穩定,間隔時間已改回3至4個星期。
考慮到8月份的時候,本地將進一步開放,縮短間隔,能讓更多人到時完成兩劑疫苗的接種,可以減少傳染以及重症發生的幾率。

(圖片來源網絡)
要提高疫苗效能,梁醫生認為有幾種方式可以嘗試。首先,可以打第三劑疫苗追加劑,抗體越多,越有辦法控制變種病毒。
他透露,曾經感染過冠病,之後再接種一劑疫苗的人身上,抗體會增加百倍。而其他人要達到同樣的抗體數量,需要追加第三劑疫苗。
其次,研發公司可以進一步改進疫苗,更針對變種病毒,效能或許會更好。再者,我們也可以嘗試混打不同疫苗,也可能增加抗體的產生。

(圖片來源網絡)
上個月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待觀察變種」、源自南美洲秘魯的新變種病毒蘭達(Lambda),在過去一個月傳入全球30多個國家。有專家擔憂它比源自印度的德爾塔病毒更具傳染性。梁醫生認為,現在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這個說法。
他認為,蘭達傳染性跟德爾塔傳播力其實一樣,問題是,變種病毒對現有的疫苗更有耐藥性。一個可能的情況是,注射疫苗之後,如果感染了德爾塔病毒,可能不會出現症狀,或是症狀類似普通感冒,但如果感染了蘭達病毒,症狀或許會更嚴重。

(圖片來源網絡)
他提醒,罪魁禍首並不是疫苗,只要病毒一直在繁殖,就有機會變種,要杜絕病毒變種,就要杜絕病毒繁殖的可能性,這就需要大家繼續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