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加坡正在經歷近一年以來最嚴重的疫情。這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 病毒爆發時可能是毫無預警的。不過專家表明,如果像以前一樣嚴格的遵守社交距離,並對感染者進行及時隔離,那麼疫情將可能會在下個星期得到控制。
NUS專家:疫情之下不可鬆懈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Saw Swee Hock)公共衛生學院院長Teo Yik Ying教授強調,最近的案例表明,疫情期間,沒有人可以鬆懈下來。
他說:「我們已不止一次看到很多國家放鬆管制後疫情加劇,之後加大限制,甚至重新實行封鎖的情況。新加坡的抗疫效果良好,但如果我們也放鬆警惕,這種情況就可能成為現實。」

陳篤生醫院,來源:ST
Teo教授說:「抗疫的關鍵是公眾的合作:請不要抗拒拭子檢測。而且每個人都必須繼續採取個人安全管理措施,例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副院長Alex Cook指出,陳篤生醫院感染群的數字雖然令人震驚,但還不足以引起新一波的社區感染。
他表示,現在社區病例的數量已遠遠超過去年4月初的高峰期,每天都會報告40例左右新的病例。

從三月一日以來的社區病例情況,來源:ST
Cook教授說:「最近,很多人已經開始鬆懈下來,有部分居民一直推遲接種疫苗,目前的新加坡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我們不能指望社區永遠保持無病毒狀態。」
他還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可以被檢測到,只有在發現病例後的幾天內,這種傳播的程度才會更加明顯。
疫情控制:打破傳播鏈
不過Teo教授表示,鑒於新加坡已經有了良好的抗疫表現且具備抗疫經驗,當局很有可能打破傳播鏈。
新加坡目前的狀況比一年前要好,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已接種疫苗,TraceTogether應用程式的使用率很高且醫療設施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專家Dale Fisher教授說,新的病例飆升是對新加坡的一項考驗,以衡量新加坡應對疫情的能力。

陳篤生醫院,來源:ST
Fisher教授解釋說,這些本地病例並未席捲整個社區,解決方法是控制這些感染群並打破傳播鏈。
在周六的五一勞動節集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強調需要加強措施以消除感染群,避免進入另一個封鎖期。「如果我們必須像去年的斷路器那樣再進行一次封鎖,那將是對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經濟復甦的重大挫折。」

李顯龍總理在勞動節集會上發表演講,來源:ST
變種病毒:更高的感染力
儘管國家已經增強了對病毒的防禦能力,但無形的敵人也變得越來越狡猾。
與去年相比,新冠病毒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同的生物,新的病毒株讓新加坡在抗疫過程中增加了一層複雜性。
這些毒株已被證明具有更高的傳播能力,更難被檢測並且能夠逃避人體的免疫系統。

英國變種病毒,來源:ST
這些變種包括英國的B117變種,巴西的P1變種,南非的B1351變種和印度的「雙突變」變種B1617。在新加坡和其他國家,也已經出現了人接種疫苗後發生再感染的病例。
儘管疫苗已對這些變體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沒有一種疫苗能100%有效。科學家表明,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接種疫苗後的感染風險以及疫苗抗體在免疫系統中能夠保留多長時間。
以往病例:已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政府已迅速採取行動隔離當前和潛在的集群。例如,在Edgefield中學的一名學生在上周五(4月30日)對檢測出了感染新冠病毒。所有與女學生有過密切接觸的學生、職員和外部供應商已被隔離,學校也將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
由於這是一起無關聯病例,加上社區病例有所增加,衛生部要求其餘學生、職員和外部供應商都須接受拭子檢測。接下來的一周,該中學將通過線上授課和採用實體教材為學生上課,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受影響。

育德師生返校接受檢測,來源:ST
而在陳篤生醫院,所有的1,100名住院患者和4,500名工作人員都經過了大規模篩查工作的測試,而傳播涉及的四個病房處於封鎖狀態。
目前61名病人已轉至全國傳染病中心(NCID)接受治療,76名曾與確診者接觸過的職員已休假及自我隔離,他們之後將接到居家通知。醫院接下來將拒絕病房訪客,只根據個別情況允許一些要探望病危家人的訪客到訪。
近期疫情又有增長的跡象,小夥伴們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體,多多運動增強免疫力。閒暇時期也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如有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