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加坡新月國旗的象徵含義】

新加坡共和國新月國旗
新加坡國旗,又稱星月旗,於1965年8月9日正式成為新加坡共和國的國旗。1959年,當時新加坡在大英帝國統治下組成自治政府,星月旗隨後成為了自治政府的官方旗幟,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它被選為國旗。新加坡國旗由紅、白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
新月象徵新加坡是一個新建立的國家,而五顆五角星代表了國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平等。

英語:Flag of Singapore 馬來語:Bendera Singapura。
The Singapore national flag, also known as the star and moon flag, officially became 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on 9 August 1965. In 1959, when Singapore was under the rule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star and moon flag became the official flag of the self-governing government. After independence in 1965, it was chosen as the national flag. The Singapore flag consists of two parallel rectangles, red and white.
The crescent moon symbolizes Singapore as a newly established country, and the five stars represent the country's five ideals: democracy, peace, progress, justice and equality.
小國之力-新加坡國家簡介

新加坡是東南亞十一國成員,她是東南亞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ASA;東協)創始會員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c-Pacif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20國集團峰會(G20 summit)、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davos)、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聯合國(The United Nations)、聯合國旗下世界貿易組織(U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及大英國協國家又稱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等跨國國際組織正式成員國。

新加坡也是華人為主的國家內(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新加坡人均收入也是大華人圈內(Big Chinese)最高的。按照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World Black)、日本及菲律賓等國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統計數據分析,新加坡公民在去年(2019年)人均收入達到:64000美元;而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最發達的國家日本,人均收入在去年僅有:39287美元。新加坡人平均收入比日本人多出:24713美元。也可以理解新加坡人比起日本人更富有一些。
新加坡的前世

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地圖

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殖民地國旗

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國徽與國旗圖案
新加坡舊稱「Temasek」(田馬錫或稱淡馬錫),也稱星島、星洲、星國、南洋。這裡曾屬於英國國王陛下統治的東方殖民地。新加坡與鄰國馬來西亞、汶萊等國屬於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 FRS ;淡馬錫·史丹福·萊佛士爵士,淡馬錫·萊佛士爵士是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時代在新加坡的最高行政長官,他也是近代新加坡國父。新加坡舊稱「Temasek」淡馬錫是為了紀念他。

新加坡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淡馬錫·萊佛士爵士的蠟像作品。反應的是淡馬錫·萊佛士爵士與當地土著首領:天猛公,簽訂《友好同盟條約》(Treaty of friendship and alliance between Thomas Raffles and templeton)。

新加坡國父淡馬錫·萊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邊巨大乳白色雕像,這裡是他登陸的地點。Singapore's founding father, Sir Thomas raffles, lands in a giant ivory statue on the Banks of the Singapore river.
廣東客家人李光耀與新生的國家——新加坡

祖籍南中國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村的客家人:李光耀先生。
李光耀,GCMG,CH(英語全名:Lee Kuan Yew,出生姓名:「Harry 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生於1923年9月16日,病故於2015年3月23日,活了92歲。

紅色閃電搭配圓形藍色光環圖案是新加坡共和國人民行動黨黨徽。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是新加坡的政黨,從新加坡於1959年的第一屆選舉開始就組織政府。在1963至1965年間,新加坡屬於馬來西亞的一部分,而人民行動黨則作為一個馬來西亞政黨存在。由於馬來西亞以馬來族占大多數,實行「馬來人優先」的政策,與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格格不入。人民行動黨作為地區政黨,意圖聯合馬來西亞其他地區的非馬來族人,推翻「馬來人優先」政策,引起馬來西亞中央政府的強烈反彈。最後,在雙方無法達成妥協的僵局下,馬來西亞決定促使新加坡退出聯邦並宣布獨立。

地處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村的李光耀和現任新加坡國家總理李顯龍共同的祖屋,濃濃的客家文化風情。



李光耀、李顯龍祖屋,顯得過於陳舊,他們的祖屋總面積170m2(平方米)。
李光耀是新加坡華裔政治家,曾擔任首任新加坡總理和首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of Singapore and the first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李光耀也是新加坡建國之父之首(The founding father of Singapore)。
由於歷史原因,新加坡有兩位國父,開啟新加坡近現代文明進步的是淡馬錫·萊佛士爵士,取得新加坡完全獨立建國至今,改變曾經亞洲和世界最貧困國家(新加坡),創立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政治經濟制度)的李光耀是建國之父。
圖說新加坡公共屋村與李光耀

李光耀先生中年時期的老照片(攝於1960年代初)

畫面中,李光耀先生與老百姓們打成一片。

這種黑白老照片是李光耀先生參與新加坡一處公共屋村(Public housing estates)的建成剪彩儀式。

夜幕之下,霓虹燈閃爍光芒的新加坡最有代表的公共屋村:達士嶺屋村(Darcy ridge house village)。

由於新加坡地少人多,為了解決國民住房困難的民生問題,新加坡政府出錢,國民出力,造出來很多精緻華麗的公共屋村。這些房屋產權雖然歸於政府所有,但是公共屋村解決了許多國人實際問題。

新加坡國民花費極少的租金,每月就像繳納電費、水費、網費那樣,就可以一家老小按人頭分配到基本符合自己家庭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