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時,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逐漸進入了一個和平發展的新的時期,很多國家和地區及時抓住了機遇,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新的經濟體也在迅速崛起。

其中亞洲就有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分別是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如今均已步入已開發國家和地區。但是即便是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同為「亞洲四小龍」城市之一,新加坡和香港之間的差距卻也逐步顯現出來。
上世紀的香港可謂是「傲視」亞洲各大城市
上世紀的香港憑藉著「出口導向型」戰略和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的發現,在短時間內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一躍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地區,位居「亞洲四小龍」城市前列。在當時的新加坡與香港相比,往往不夠看

拿1995年的GDP數據相比,香港當時實現的GDP約為1450億美元,而新加坡卻只有870億美元,兩者之間的存在明顯的差距;其次,誰才是亞洲金融中心也是香港和新加坡爭奪的一點,據英國智庫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位和第四位一直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間交替。
此時香港的優勢還是要明顯高於新加坡的。畢竟當時正值香港電影文化發展的高速時期,文化產業的繁榮直接提高香港這座城市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今非昔比,新加坡優勢逐漸顯現
與上世紀不同的是,現今新加坡的優勢卻更加明顯了。

首先就2019年的GDP而言,新加坡實現了3280億美元的GDP,香港為3583億美元,兩者之間在經濟總量上的差距得到了明顯的縮小;新加坡更是以6.4萬美元的人均GDP反超香港4.8萬美元的人均GDP,
新加坡雖然作為一個國家,與作為城市的香港比較似乎並不公平,但是香港無論是在土地面積還是人口總量上都要遠高於新加坡。據悉,香港的土地面積約為1106.66平方千米,人口總量為752 萬;新加坡724.4平方千米,人口總量為570 萬。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何香港卻逐步被新加坡超越呢?
「失控」的房價是原因之一
「寸土寸金」完全就是來形容香港房價的。目前香港的房價(均價)在十幾萬/平方米,大概就是深圳的3倍以上,並且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香港的名義房價指數上調了22.9倍,並且目前香港的人均住房僅13.3㎡。

面對如此高的房價,香港的實體經濟又該如何發展?再加上今年疫情之下,香港旅遊業和服務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人們的生產生活壓力更大了。反觀新加坡,過去10年里的房價指數僅增加10.9倍,人均住房面積也高達30㎡,遠高於香港。
並且相比起新加坡「失控」的房價,新加坡在國家的調控上其房價基本上就很穩定。再加上對外貿易和旅遊業的迅猛發展,新加坡能夠逐步超越香港,也是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