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月22日),新加坡某知名網絡媒體,在FB上傳了一則長度為5分鐘的視頻,內容令本地網友頗感擔憂。
視頻中,二名中年人士,從垃圾桶中撿出狀態尚好的菜葉,把它們整理好,再放進自己帶來的塑料箱。

(圖源:FB)
網友議論紛紛: 做肥料?喂動物?自己吃?
知情人士透露,拍攝地點附近有一個蔬菜批發商,所以每天都有人來「撿菜」,並不稀奇。

大家最好奇的,無非就是--他們拿這些菜葉來做什麼呢?

網友「斷案」時間
猜測一:是用來喂小動物的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兩人是有選擇性的挑選比較好的,並不是什麼都要。
撿來的菜葉,也整齊擺放在一旁的泡沫箱裡。

有人站出來說,應該是撿來喂小動物的:
「很多巴剎的蔬菜攤販都會把不那麼好看但還可食用的蔬菜扔掉,所以這些人就會到那裡去撿被浪費掉的蔬菜,拿回去給烏龜吃。」

網友「斷案」時間
猜測二:是用來做有機肥料的
還有人說,可能是用來做有機肥料的。
這樣合理地廢物利用還可以減少浪費、減少垃圾量,不是挺好的嗎?



做肥料,或者處理過後喂小動物都無可厚非。
但網友擔心的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商販,這些菜該不會流入我們的食品供應鏈吧?
網友「斷案」時間
猜測三:細思極恐
且不說那些被丟棄的菜葉是不是新鮮,垃圾桶里隱藏的各種污染(尤其現在還有口罩什麼的),不是我們簡單地沖洗就可以去除的。
一旦攜帶病菌的蔬菜進了肚子,後果不堪設想。


網友還聯想到了10年前的一則新聞。
裕廊某飯店老闆每天清晨都去蔬菜批發市場的垃圾桶里撿菜葉,但食客全然不知,飯店還開得紅紅火火...

雖然今非昔比,現在的新加坡,食品安全已經排名全球第一了, 但難說在利益驅動之下會不會再出現頂風作案的人。

是不是頓時覺得雜菜飯也不香了呢...

網友「斷案」時間
猜測四:是困難人群
還有網友呼籲,大家不要在沒弄清情況的時候,就急著對他們進行網絡審判!
新加坡雖然是已開發國家,但不代表經濟拮据人群完全不存在,看看平時在鄰里咖啡店裡撿別人剩菜剩飯的人吧...

一個小小的視頻,牽扯出許多社會問題。
你們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