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14日將迎來印度族的盛大節日——屠妖節,這個節日在新加坡每年都過,尤其在印度族聚集區,流光溢彩很是熱鬧。這個節日究竟在慶祝什麼,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傳 說
屠妖節(Deepavali)的名稱來自梵語「Dipa」(燈光)和「avali」(一排),意思是一排或一組燈,因此它又被翻譯做「排燈節」。

(屠妖節期間,印度城市燈火通明,煙花不斷。)
很多人誤以為屠妖節就是印度的新年,其實這是興都教、耆那教和錫克教慶祝「光明驅走黑暗,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而印度人的新年通常在公曆3-4月,屠妖節則是在10-11月,並且要連續慶祝5天。
印度的傳說紛繁複雜,關於屠妖節的傳說也是各有說法,流傳較廣泛的是:世界被妖魔侵擾,大地女生為天神誕下兒子,取名「那拉卡蘇蘭」(Naraka Suran),他出生時就被賦予神的力量和武器。
然而,身為神明之子的那拉卡蘇蘭不僅與邪惡為伍,更因為他畏懼光明、留戀黑暗的本性,禁止凡間百姓點燈。百姓苦不堪言,請求天神為民除害。於是天神與那拉卡蘇蘭展開了正邪大戰,最終,戰爭以那拉卡蘇蘭戰死落幕。人民大舉點燈慶祝光明重生,故這個節日稱為「屠妖節」。

另一個傳說是源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書中記載王子羅摩(Rama)因受惡神陷害,背井離鄉流放叢林十四年,最後在猴神幫助下打敗魔王,返回國土加冕為王。人民點亮了無數陶燈,象徵國王散發的光芒,慶祝國王凱旋。從此在印度歷七月月圓之後第十五天出現新月時,家家戶戶與寺廟都會點燈,迎接新開始。
慶 典
屠妖節是非常盛大的節日,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印度同胞會提前進行大掃除,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並且裝飾獨特的燈飾和飾品。節日當天大家都會按照規定穿上符合自己身份的新衣服,但是要避開黑色服飾,這點和華人的概念如出一轍,認為黑色是不吉利的顏色。
接下來便是禱告、祭祖、張羅傳統美食,走親訪友等,長達五天的慶典十分熱鬧,難怪很多人以為它是印度的新年。

(孔雀在興都教中代表聖潔,也是戰神姆魯甘(Murugan)的坐騎,是屠妖節很受歡迎的圖案。)
對於遊客來說,不大可能參與到家庭的慶祝之中,但是在大街小巷隨意走走,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比如新加坡的小印度,每逢屠妖節,街道和廟宇都會升起幡帶,點亮燈火。維達帕提雅卡拉曼興都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維拉巴蒂拉卡拉曼興都廟(Sri Vadapathira Kaliamman Temple)、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都會舉行壯觀的燈火展出,實龍崗路也將燈火通明。

(新加坡屠妖節期間街景)
屠妖節約一周前,馬里安曼印度廟還會舉辦另一場文化盛典:蹈火節 (Theemithi)。在這場持續到深夜的儀式中,數千位男信徒赤著腳踩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之上,以此向女神表達敬意。

(蹈火舞)
屠妖節期間小印度的集市張燈結彩,到處是花環和香火,以及金光搖曳的油燈。集市售賣印度人最喜愛的黃金首飾、精美的刺繡紗麗、裝飾用的鮮花,還有各種美食和印度彩繪,時常還會遇到一些印度風情的街頭表演。小印度華麗的彩燈在節日後,還會持續一個月左右。

(集市售賣的傳統飾品)
屠妖節是印度民族的傳統節慶,作為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也是本地最有熱情和活力的節日之一。佳節臨近,新加坡六星旅遊祝印度同胞們節日快樂!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