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晚報)
作者 侯佩瑜
蟻粉在刷臉書、TikTok或者Instagram社交媒體時,是不是常看到一些外星語:
IYKYK、LMAO、FR、IKR、IMO、FOMO……
如果你每次都因為不懂它們的意思,只能視而不見,那看這篇「網絡外星語」入門秘笈就對了。 其實這些都是年輕人在用的網絡潮語,有的更是已經流行超過10年了。
縮寫是所有新詞的特色,用字母縮寫就等於為詞語設了密碼,只有特定的人看得懂。年輕人愛研發出自己的縮寫新詞,將自己跟上一代區分開來。可能就直接被這一代刷掉了。
IYKYK
Iykyk就是英文:If you know, you know 的縮寫,指的是懂的人就會懂的意思。
Iykyk可以用來表示「這是只有少數、特定的人才知道的資訊或內容等」。
概念有一點類似英文中的 inside joke(圈內人才聽得懂的笑話)。所以沒有參與其中的人可能會不懂對方在講什麼。
看看以下的情景:
有人貼文寫道,雖然有一柜子的衣服,還是永遠沒衣服穿。#女人的煩惱 #iykyk
後面標籤的iykyk,指的就是「是女人都會懂的」。

(網際網路)
LOL
LOL(Laughing Out Loud,大聲笑出來)這個網絡用語相信大家都懂。 LOL看上去已經是哈哈大笑,很激烈了。 遇到真正搞笑的事,還可以說「LMAO」(Laughing My Ass Off,笑得我屁滾尿流)不過有點粗俗。
這裡還有rotfl、ro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到摔到地上、笑到滿地打滾,基本就是「笑到抽筋」的節奏,形容極度好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意思。
至於roflmao(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my ass off):是前兩個的結合版,也是升級版,失控狂笑的狀態。

(網際網路)
FR
FR是「for real」的縮寫,代表「真實」。通常用它來強調您的觀點、同意別人的觀點或對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做出反應。
它還有一個更強烈和嚴肅的版本,就是FRFR(for real, for real)。
以下是 FR 和 FRFR 的一些例句:
「哇,搞砸了,fr。」
「我保證我沒有在考試中作弊,frfr。」
IKR
Ikr是「I know, right?」的縮寫,表示:「就是啊!我也覺得!可不是嗎?」,來贊同對方說的話,和熟人聊天時常會用到。
ikr 會比 yes 和 I know 的語氣更強烈,這也隱含著回話者對於某事心有戚戚焉,就是那種「對,你簡直說出我心中的想法和感覺了」!。
打個比方:
A: 那部新電影真的很好看呢!
B: ikr(我也覺得),我想再看一次!

(inkforall)
IMO
IMO這是 「In My Opinion」 的縮寫,意思是在我看來,也類似網絡俚語「恕我直言」、依我之拙見」的意思。
它用於表達你對某一問題的個人觀點。 網友的創意殺很大,同樣的縮寫居然也可以延伸出無限的變種,你看不懂就遜掉了。
好比「IMHO」(in my humble opinion,依我淺見)、「IMCO」 (In My Considered Opinion,依我深思熟慮後的見解)、「IMNHO」 (In my NEVER humble opinion,恕我大言不慚)。
FOMO
「FOMO」是英語「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意即害怕錯過有趣的事情。 FOMO也可以用來形容現代因為社群網站盛行,我們害怕與社會脫節,擔心自己沒跟上別人的流行腳步;或是用來形容沒參加某次派對或沒購買某個流行商品,導致我們無法時時刻刻與他人保持共同話題的焦慮感。
FOMO也指一種名為「錯失恐懼症」的症狀。
由於擔心錯過一些什麼,於是什麼都不要/不想/不願/不敢錯失/錯過,凡事都要參與其中插上一腳以免遭受損失,導致身心疲累。就有人把買股票、買加密貨幣熱潮以及疫情後搶買樓的情況都歸類為FOMO的表現。

示意圖:什麼都不想錯過。(PAULA BOUDES FOR PUREWOW)
於是FOMO也衍生出一個反義詞「JOMO」,是 「joy of missing out」 的縮寫,意思是「錯失的樂趣」。
這個短語可以用來描述某人樂得自在的生活狀態。這類人通常拒絕參加無意義的社交活動,也不願忙於在社交平台上留言、點贊、關注他人的生活。
不過,青少年流行用語的特徵是來得快,去得更快。大部分只是曇花一現,只有少數經得起時間考驗,上文舉出的例子都是至今還在常用仍未淘汰的網絡外星語。
紅螞蟻發現,一些生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新加坡人,其實也悄悄愛上了使用它們。
說的是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