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的OCBC可以說是占了媒體版面一陣子。
在 2021 年 12 月的最後兩周,至少有 469 名華僑銀行客戶成為網絡釣魚詐騙受害者,根據統計,客戶損失約 850 萬新元。
對於許多受害者來說,辛苦賺來的畢生積蓄就在短短時間內全沒了。許多人也認為銀行業者應該替客戶守住這些辛苦錢,畢竟他們是我們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與媒體 Mothership 交談的 10 名受害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就是華僑銀行幾乎沒有立即幫助他們避免這種情況,並對銀行在處理詐騙案件方面的能力不足表示失望。
電話打不通,錢也被轉走了
當其中一位 36 歲的家庭主婦和她的丈夫意識到他們可能是網絡釣魚詐騙的受害者時,他立即撥打了華僑銀行熱線,試圖讓讓銀行阻止詐騙。
但是,電話沒有得到回應,而是被擱置了 20 多分鐘。
在此期間,他收到更多簡訊通知,他的 OneToken 已被激活。
OneToken 是華僑銀行用於網上交易的認證工具。
他還被告知,他的交易限額從 $5,000 新元增加到 $50,000 新元。
兩個小時後,他突然收到另一條簡訊,通知他已通過 PayNow 轉出 S$15,718。
這一舉動也讓她嚇壞了,再次撥打華僑銀行的熱線電話,但被持續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他收到一條簡訊,說又有 $2,400 已轉出。
當他找到一家華僑銀行時,他被告知現在做任何事情都為時已晚,因為 PayNow 交易是即時的。
她也被告知要向警方報案。
「如果華僑銀行更加積極主動,一切還有機會能夠阻止這一切。相反,當騙子在轉錢時,我們的電話都還在等待」。
這對夫婦也對」他們」能對他們的帳戶作這麼多高風險活動感到困惑。例如:更改轉帳限額和設置 OneToken,而無需提供一次性密碼 (OTP)。
她也說到:表明華僑銀行的帳戶安全存在一些系統性漏洞。
這對夫婦聲稱,他們只是在點擊通過華僑銀行簡訊後,不小心泄露了他們的帳戶登錄名和密碼。
與 Mothership 交談的許多其他人中也對電話等待感到憤怒,並質疑為什麼沒有專門的熱線來應對此類緊急情況。
華僑銀行「冷漠」,沒有緊迫感
與 Mothership 交談的另外兩名民眾分享說,她們各自失去了大約 $100,000 新元的畢生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