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農曆新年好呀~
新的一年裡,你們有什麼期望呢?是想事業學業順遂,還是感情平穩家庭和諧?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前天,也就是除夕夜一大早就出席了活動,向新春期間那些繼續提供必要服務的德士司機和送餐員拜年,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

圖源:海峽時報
同時,他也發言表達了他對虎年的期望,主題仍舊是經濟。
在李顯龍看來,新加坡未來將依舊面臨著,來自奧密克戎席捲全球的浪潮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來自中國防疫方面的影響。

圖源:李顯龍臉書
但李顯龍依舊對新加坡的經濟表現除了相當謹慎的樂觀,認為新加坡經濟將穩步發展。

圖源:海峽時報
奧密克戎帶來的威脅,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近兩個月。
但李顯龍表示他已經注意到,歐洲地區的奧密克戎感染率已經在迅速下降中。
奧密克戎來得快,但目前來看並不會持續太久,嚴重性也不如之前的變種毒株。

早前來自丹麥的研究,來源:路透社
之所以謹慎,是希望在歐洲地區蔓延的奧密克戎,不會對世界經濟的運轉造成太大幹擾和影響。
另外一個在李顯龍看來影響全世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經濟的因素,則是中國的防疫政策。
眾所周知,自疫情開始爆發以來,中國大陸一直實施的「清零」政策。

圖源:美聯社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世界工廠」,中國一舉一動都牽動全球。
和很多世界國家,對中國「清零政策」頗有腹誹不同。在前天的活動上,李顯龍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非常理解中國這麼做的原因」。
然而,因為奧密克戎的高傳染性,李顯龍似乎對中國「清零政策」的實施,表示出相當的謹慎。

圖源:紐約時報
在他看來,「清零」並不是個容易實施的政策,需要當局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繼續維持。
即使是中國成功維持政策,也可能對經濟造成超出預期的影響。而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則不可避免地會受影響。

新加坡把守著馬六甲海峽的交通要道,而馬六甲海峽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通道,圖源:中國港口網
去年,新加坡港口吞吐量創下歷史新高。處理的3750萬標準箱貨物,有不少來自中國,或是發去中國。
新加坡,也是中國實行「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個重要中間點。
因此,在新加坡諸多支柱性產業,都依託於自由港貿易。而在新加坡自由港貿易和中國息息相關的當下,中國的經濟前景,或許正如李顯龍所言不可避免地會對新加坡間接帶來切實影響。

圖源:見水印
在東南亞地區,李顯龍則認為新加坡的「鄰居們」做得還算不錯。
隨著新加坡經濟逐步復甦,像是金融業、製造業和部分服務業都在復甦。
當然,李顯龍也承認目前新加坡的餐飲業和旅遊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面臨著一些挑戰。
不過,總體而言,李顯龍還是對你今年新加坡的經濟表示樂觀,用流行語來說就是「穩中向好」。

圖源:介面新聞
未來不久,新加坡或將重新開放邊境,並逐步恢復與鄰國之間的業務往來。
雖然目前為止,新加坡邊境還未對世界大開,但暌違近兩年的新加坡大學交換計劃,卻是即將恢復運行。

來源:海峽時報
隨著世界各國邊境限制的放寬,新加坡不少本地大學,正在逐漸恢復出國交流項目。
也就是說,大學生們可以再度收拾行囊,準備去看看平時在新加坡無法見到的風景了~
據《海峽時報》採訪,新加坡國立大學,已經在今年1月開始了項目,約有1000名學生,已經在這個學期申請並前往他國旅行學習。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約450名學生,甚至早在去年12月,就開始了行程。

一名前往美國交流的新加坡管理大學學生,圖源:海峽時報
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以及南洋理工大學NTU、新躍社科大學SUSS及新加坡理工大學SIT,則分別也將開展計劃,讓學生們能得到在海外工作實習的機會。
對於學生而言,參與出國交換項目是一次寶貴的體驗。但在疫情依舊蔓延的當下,新加坡高等教育機構,為了學生的安全著想,也做出了部分預防措施。

圖源:海峽時報
所有參與本地大學海外課程的學子們,必須完成疫苗接種,並提前徵得家長的同意。
在出發前,他們還必須向新加坡外交部做電子登記,並將他們的旅行行程上傳到國際緊急救援網站,以便在需要時能夠得到及時支持。
2022年,疫情一旦放緩,或許全球旅行就再也不是夢想。
對於很多「困」於新加坡近兩年的人來說,也算是一個福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