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攝於新加坡
在國內即便是全天沉浸式英語+全外教的幼兒園,孩子們對於英語啟蒙的效果整體不如新加坡好,當然有個別孩子可以做到英語思維,但大部分孩子還是受語言大環境的影響。
只是簡單的學了幾句英文,那其實是沒有達到英語啟蒙的目的。

我認為如果想達到英語思維,在家英語啟蒙的作用不可忽視,不能只依賴於學校的英語環境。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環境,像親子英語和英文兒歌動畫片等需要做到可理解性輸入,尤其遇到具體的場景直接用英文來取代中文,多次重複孩子自然會記住英文。

同樣的道理,對於從小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國孩子,我個人建議父母在家要純中文溝通,本身中文比英文要難一些,可以從小就帶著認中文字打好中文基礎。
其實很多小齡從家鄉來到新加坡的家長,也有英文啟蒙的困擾,如何讓孩子適應新加坡的英語環境?如何讓孩子雙語無阻?
具體的操作方法,Maggie會在獅城辣媽直播間和大家分享,記得點擊預約。
05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2018年8月亮亮回香港後,我是一個月從北京去一次香港,每次大約10天左右時間陪孩子。
但一個人生活的好處就是可以自由支配健身、閱讀、學習等時間。這幾年我幾乎把所有無意義的社交都斷舍離了。再忙再累,也要去健身房、圖書館和做自我提升。
亮亮的暑假(1個月半月)和聖誕假期(20幾天)基本上也都會來北京,雖然比不上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媽媽,但在陪伴上也不會因為離婚或者說是兩地生活打很多折扣,我們依然親密。


(這是2020年2月亮亮陪我在曼谷過的生日)

(2020年3月攝於新加坡)

說是帶亮亮回新加坡玩,結果又去為幼兒園進行直播培訓。

2021年在香港,亮亮陪我過生日
我想說,我們很難做到平衡工作和生活,就看你做事的動力和決心有多大。
尤其是一個創業的媽媽,特別難權衡自己、孩子和事業,那些你看到特別堅韌的事業型女人,也都是在背後付出很多努力,也無數次有過痛哭和掙扎的。
這幾年我也是經歷過關園和0收入的,一度絕望到以為自己都支撐不下去了。但是每次當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總是有家長和我家人支持我,尤其亮亮會給我很多動力,有些家長甚至會主動提早半年續費來支持我們。
相信是家長們看到了我是認真在做教育的,所以一定要不忘初心,不忘記自己當初為何開始,再苦再難都會堅持下去。
請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相信2023會越來越好,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