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支出增!我國政府開支日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或超過20%

新加坡錢幣。(圖:iStock)
估計在2026至2030年之間,我國政府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將增加到19%至20%,並可能在2030年超過20%。
根據財政部昨天(8日)發布的中期財政預估報告,導致政府開支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醫療保健支出。此外,預估數據也包含了我國這些年來所推行的舉措所需開支,如:提升低薪工友、改善幼兒教育等。
醫療保健開支預計在2026年至2030年期間,將從目前國內生產總值占比約2.3%,上升到約2.9%至3.5%。這主要是因為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單位成本增加的關係。
目前,我國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約18.5%。
財政部指出,這不足以應付政府在接下來幾年所增加的開銷,因此在去年財政預算案上宣布調高消費稅等各項措施,以縮小收支缺口。
這項預估數據並沒有把未來舉措支出包括在內,如增加開支以加強社會契約和提升我國競爭力。視這些舉措最終設計和規模而定,我國可能需要額外收入來為中期財政預算取得平衡。
國家儲備凈投資回報貢獻(Net Investment Returns Contribution,簡稱NIRC)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目前占政府開支的五分之一。過去五年,NIRC每年平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
接下來,NIRC比率估計將同經濟增長步伐保持一致,即平均每年約3.5%,但仍有可能出現波動。
此外,投資回報也將繼續取得增長,但由於不利因素,增長速度較為平緩;而我國未來幾年經濟增長也預計會走緩。
財政部表示,隨著開銷繼續增加,我國必須確保財政收入在能應付的速度下增長,以維持財政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