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主義」(minimalism)是什麼?
根據谷歌搜尋趨勢,新加坡網民對這個關鍵詞的搜索量,全球排第四。
雖然近年來,人們對「極簡」的理解主要來自於以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和山下英子為代表的日式收納和「斷舍離」生活美學,但極簡的概念古已有之,不論是老子的「少則得,多則惑」,還是蘇格拉底的「幸福的秘訣不在於追求更多,而在於培養享受更少的能力」。
在物價上漲、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是否可行?是否能成為壓力之下安心定神的一劑良藥?
王俊耀(45歲)三年前辭去公務員工作,投身環保教育,同時開始從衣食住行各方面簡化生活。衣物只留下簡單的T恤,多是朋友或活動贈送;家中客廳只保留三樣簡單陳設:沙發、置物架和風扇;出門主要靠步行、騎行和公共運輸。
唯獨飲食方面,王俊耀頗有講究。能種的蔬果自己種植,從培土、堆肥到人工授粉,全都親力親為。在他看來,蔬菜拌面便是簡單卻豐富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