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20多年,以格言「時而治癒、不時緩解、時刻撫慰」為座右銘,即使本身患末期肺癌仍心繫病人,黃慶新醫生臨終前對愛妻說:「我要好起來,再當個醫生。」
新國著名放射科高級顧問醫生黃慶新,於本周一(22日)不敵肺癌,因併發症過世,享年48歲。

黃慶新醫生。
《聯合早報》報導,黃慶新的家人和朋友昨晚在淡濱尼新加坡禮儀坊的停柩處受訪,講述死者生前點滴。
黃慶新的太太鍾淑珍(48歲,主婦)表示,丈夫生前用心對待每一個病人,他永遠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就算自己病重時亦是如此。
「之前為病人動手術前,以及在手術後,慶新都會關懷和慰問病人。他也最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時而治癒、不時緩解、時刻撫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她指慶新特別重視「時刻撫慰」這句話,他認為雖然要重視治療病人,但醫生更該讓病患感受關懷。

黃慶新醫生的長子黃威(左起)、太太鍾淑珍、 幼女黃暄和次子黃恩。
鍾淑珍說,這幾天除了家人和同事外,丈夫生前曾醫治的病人和家屬,也前來靈堂弔唁和慰問。這次,則輪到她感謝大家的關懷。
她稱丈夫是在今年4月診斷患有末期肺癌,上個月因胸腔感染而入院,病情在最後幾天惡化,四天前與世長辭。
縱使得了末期癌症,她指丈夫也沒有放棄,他一直抱著能戰勝病魔的心態接受治療。
詢及丈夫最後的遺言,鍾淑珍說:「他的最後一句話是,想要好起來,再當個醫生!」

黃慶新醫生曾在樟宜綜合醫院服務多年。
體重突減5公斤
兩周內體重突減5公斤,看醫生後被診斷出患末期肺癌。
鍾淑珍說:「丈夫的體重在4個月前突然大減,而且還伴有咳嗽。」
因為感覺不對勁,黃慶新趕緊求醫,結果檢驗後發現是末期肺癌。
鍾淑珍說,丈夫不抽菸,且每周保持三次跑步的習慣。
根據體檢報告顯示,黃慶新的肺癌是由體內突變引起的。
相戀10年結婚
鍾淑珍受訪時說,與丈夫在中學是同一屆同學,丈夫中三那年追求她。「當年他就很肯定跟我說,要娶我為妻。」
兩人相戀10年後結婚,感情甜蜜。她笑說:「我們吵架從來不超過3小時。他一感覺我態度冷淡,就會儘快趕回家哄我。」
她還打趣說:「中學時他真的不是我的『菜』,他太愛搞笑了,當時我覺得他不夠成熟。」
為了讓黃慶新知難而退,她硬說只接受比她年長的男生。「我生日是1月3日,當時以為一定比他大,怎知他是1月2日出生的。」
想起兩人的過去,鍾淑珍微笑說:「剛開始跟他約會,是覺得我要言而有信,後來才知道接受他是我最好的決定。」
終身熱愛學習
當上高級顧問醫生仍虛心學習,學習新技術,以引進醫院。
在同事眼裡,黃慶新是終身熱愛學習的人。
高級專科顧問醫生章學文(46歲)與黃慶新在醫學院求學時就認識,兩人也一起在樟宜醫院共事10年。
章學文說,黃慶新於2018年到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簡稱NNI)學習治療中風病患的新技術,以引進中央醫院。
「當時他已經40幾歲了,還願意學習新技術,很令人佩服。」
那時同事都覺得他已足夠忙,而且從低學起難免會挨些罵,但他都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