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特朗普政府上台開始,美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內部困境,美國政府承受的壓力日益加重。
首先美國國內隨著種族矛盾的不斷激化。有色人種同占大多數人口的白色人種的種族對立情緒日益加深,不但是美國黑人,還有亞洲裔黃種人,本國本土印第安人等,都遭到了美國白色人種不同程度的歧視。

自從「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發生後,種族運動席捲美國全境,各種大型示威遊行如火如荼進行,期間伴隨著一些人打、砸、燒、搶等犯罪行為,更加劇了與白人間的對立情緒。雖然美國政府做了一系列的妥協,但矛盾已激化,短期內難以消弭。
其次,美國經濟陷入了不可逆轉的衰退。造成美國近些年再次陷入衰退的原因,除了美國政府自身的政策原因外,還與美國華爾街投資客們熱衷於投資高附加值,高回報率的第三產業有關。
根據統計,美國目前的第三產業已經占到國民經濟的80%左右,實體工業僅僅占19.1%,這其中美國的工業製造產值不足GDP的20%。

在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時,美國的經濟結構無所厚非,畢竟華爾街不是慈善堂,而是以獲利為目的的資本運營。但美國的這種經濟模式最近幾年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尤其是對世界大宗交易非常敏感,再加上世界經濟近些年有些疲軟,造成美國失業率和赤字不斷攀升。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即將到期的28.4萬億債務上限,竟然無力償還,眼看要走上違約的地步。美聯儲瘋狂開動印鈔機,向金融市場注水3萬多億美元,不但沒有「收割」到世界財富,轉嫁自身經濟危機,反而讓自己國內通貨膨脹率飆升。
去工業化的運動,讓美國很大一批人失去了就業崗位和生活來源,大量的小產業工廠被迫倒閉,直接影響了美國工業的根基。

這也怪不得美國這兩年不遺餘力的搞「製造業回流」行動,但全球分工化的工業鏈已經形成,此時發力要工業回流,付出的代價會非常高昂。
最後,美國國內政治制度導致政黨對立嚴重,嚴重撕裂了美國社會。不管是特朗普政府的共和黨還是拜登的民主黨都是美國黨派的發言人,而每個黨派都是美國國內大資本家、財團等的代理人。
而各個黨派的利益需求基本是各不相同的,也就造成了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的總統,在制定政策時肯定是為了本黨派的利益需求出發,這也不可避免的遭到反對派的抵制,繼而這種影響擴大到美國社會,不同黨派的支持者也形成了對立。

正是美國這種黨派紛爭,造成美國從上而下的對立矛盾,撕裂了美國社會,也削弱了聯邦政府的公信力。
就比如美國如今在面對新冠疫情來襲,作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本應做得更好,但由於這種政治對立,造成聯邦政府政策得不到貫徹,這才讓美國在疫情下「全線潰敗」,成了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世界上很多戰略家分析家和一些所謂的「專家」開始「唱衰」美國,大談美國衰落,有些人甚至做出美國徹底衰落也就在最近10年間。

但事實真的會像這些人說的那樣嗎?美國真的陷入了徹底的衰落了嗎?
李光耀作為新加坡的前任總理,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他早期領導了新加坡的國家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加坡成為亞洲有名的經濟「四小龍」之一,被稱為新加坡「國父」。
早在李光耀晚年時期,對於國際社會上廣泛流傳的美國衰落說,就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美國有著三大優勢,只要優勢還在,美國就不會成為二流國家。
李光耀認為美國的第一大優勢是人才優勢。
眾所周知,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其龐大的人才儲備有著很大的關係。
美國各行各業都充斥著大量的行業精英。比如活躍於華人街的金融精英代表索羅斯,創建亞馬遜的執行長傑夫.貝索斯,和科技界精英代表的比爾蓋茨和facebook的掌門人扎克伯格等等。
中國當然也有很多行業精英,但要知道的是,中國很多的行業精英都是「踩著這些巨人的肩膀」做起來的,不像上面提到的那些美國精英,是從無到有一舉開創的。
當然,除了這些產業「大亨」精英,美國基礎的技術業和服務業精英也遍地都是,學術界、金融業、生產製造業、服務業、娛樂業等等,我們能從世界媒體上就能深刻認識到美國的精英活躍的創造性,這也是其他國家如今所不能達到的。

你以為美國的人才僅僅靠美國本土培養?那就大錯特錯了。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對外來人口並不是很排斥,特別是精英人才。憑藉其強大的經濟能力,美國為外來精英人才提供了各種方面的便利和福利,在世界範圍內搶奪人才。
根據墨西哥北美科研中心的一份調查,世界上各國都有人才持續流向美國。這其中,印度人才流入美國的數量最多,有60萬人才。其次是美國的鄰國墨西哥,人才流入美國數量在 50萬左右。排在第三的菲律賓,而中國排在第四位。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辛辛苦苦花費巨大的資源培養出來的人才精英,很大一部分都被美國大肆搶奪,這對於一個處於發展中,急需大量人才擔當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多麼傷心的領悟」。
對於中國來說,這種人才流失導致的損失是巨大的。根據一份調查顯示,美國眾多的行業裡面,充斥著華人和華裔,他們很多人在出國後,就留在了美國,服務於美國。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思中國對於人才的政策等。人才持續外流,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能損失之痛。
所以說,美國的人才優勢是巨大的,一個能從全球任何國家搶奪人才,重用人才的國家,目前來說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撼動,這也是美國的第一大優勢所在。
李光耀認為美國的第二大優勢是大量的科學研究中心。
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只是美國優勢的第一步,美國巨大優勢的第二部是遍布全國的科學研究中心。
美國對於建設科學研究中心是十分上心的,對於研究中心所需的經費也從來不小氣,每年都要撥出巨大的款項支持這些科學研究中心的運轉,其科研成果轉化速度也相當高效。
這些遍布美國的科學研究中心對於任何研究都是沒有界限的,同一個行業,同一個研究可能同時有好幾家研究中心在研究,彼此間存在競爭關係,誰先突破誰獲得的收益也會最大。

這也導致了美國的科學研究呈現多元化發展,哪怕在相同領域相同研究都會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出現,這極大促進了科學的多元化、多領域、多方向發展,對於新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根據一項以自然指數作為依據的全球頂尖研發機構排名顯示,全球排名前十的研發機構中,美國的科研機構有七家上榜,中國上榜的研究機構只有一家,還是中國國家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
上榜的研究機構依次為:哈佛大學(美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中國科學院(中國)、史丹福大學(美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德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美國)、耶魯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國)。

可見,美國的科學研究機構實力之強,在全球範圍內是沒有敵手的。當今世界,處在於信息化、高科技化、系統與合成生物化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之中,誰掌握了這些影響人類新一輪的生產力進步的新技術,誰就能在這次工業革命的變革中屹立不倒,這也是美國第二大優勢所在。
李光耀所說的美國第三大優勢是創新精神與自主創業能力。
大家都知道美國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徹徹底底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建立在以剝削勞動人民勞動所得之上的制度,以占有更多金錢為導向的社會發展目標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

雖然資本主義是一個剝削主義,存在壓迫和不平等,但不可否認的是,資本主義在資本逐利的同時,由於逐利的動機強烈,也讓美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美國人更加有創新精神,也有更強的自主創業能力。
這很容易理解,積極創新才能打破現有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率,創造新的盈利點,就像我們現在的手機一樣,只有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才能讓更多國人買單,這符合資本主義下資本逐利的方式。
而自主創業能力,除了本身所受的開放性教育、進取性人格外,還與在資本主義影響下想占有更多的金錢的動機有關。

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教育對於創新和發散思維的教育方式非常認可,可不是我們天天公理、定理、公式的所能比,這點不得不承認。美國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值得我們學習。
另外,單單個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不夠的,美國政府對於個人創業也十分支持,對企業家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上也有很多優待,在稅收和貸款方面也都有很大的扶持。大量工廠企業的創立,大量企業家的崛起,這正是美國經濟繼續繁榮的關鍵所在。
但李光耀只是從美國的人才、科研、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三大優勢來談美國是否衰落顯然還是有些片面的。美國是否走向不可逆轉的衰落,不但要考慮國內原因,還要考慮國際原因。

在「地球村」中,任何國家的發展與衰落都不是單方面的。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崛起成為超級大國,自從在跟蘇聯多年的冷戰中拖垮蘇聯後,美國成了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還製造了多個「世界級霸權」以維持自己的絕對優勢。具體來說,美國還有哪些「霸權」優勢呢?
第一,美國有全球的軍事霸權。自二戰以來,美國一指維持著自己全球範圍內的軍事霸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軍事實力上能完全與美國一較高下,現在的中國不能、俄羅斯也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