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患上末期肝硬化,21歲兒獲准延遲入伍,捐肝救母。
龍惠嫻(53歲)四年前到醫院進行常年身體檢查時,發現肝臟出了問題,到專科詳細檢查後,才得知患上末期肝硬化(liver cirrhosis),需要服藥治療。

兒子捐肝救母,讓她獲新生。(受訪者提供)
服藥一年後,陳篤生醫院的醫生去年建議她到國立大學醫院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幸運的是,龍惠嫻的女兒和小兒子都適合捐肝,讓她無需成為等候名單上的一員。
不過,由於女兒開刀風險較大,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安排小兒子李嘉銳(22歲,服兵役)捐肝救母。
她和女兒李艷婷(33歲,策劃助理)接受記者訪問時繪述,原本安排在去年4月進行的手術,疫情暴發後被列為「非緊急手術」,需暫延至他日。龍惠嫻連續兩次向當局申請,但都被拒絕。
去年6月2日,她因為身體極度不適而緊急入院,送院的情況也急轉直下,進食只能依靠輸液,住院期間病情反覆,身體狀況一度不適合進行手術。
約三周後,她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才被推入手術室,成功進行了肝臟移植。
李嘉銳那時剛畢業還未入伍,為了手術,獲准延遲入伍,入伍後也只需做文員的職務,無需執行耗費體力的任務。
李艷婷說,歷時八個小時的手術結束後,醫生告知,若當天沒有立刻開刀,母親的情況或十分危險。
直言猶如重獲新生的龍惠嫻開心表示:「現在可以期待抱孫子了。」
記者:黃俊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