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新冠疫情減緩,綜合格鬥體育賽事日漸回緩。10月1日,META創始人兼執行長扎克伯格攜帶懷有身孕的妻子普莉希拉·陳前往拉斯維加斯觀看UFC Vegas 61錦標賽。
同一天,亞洲ONE冠軍賽在新加坡舉辦了大型格鬥賽事,中國選手熊競楠ONE冠軍賽贏得女子草量級冠軍,第七次衛冕成功。

圖源:ONE Championship
而就在一個月前,扎克伯格在臉書上發布了一條引發熱話的視頻,他和亞裔職業MMA選手吳仲凱切磋拳技,進行了一場搏擊對決。
MMA是Mixed Martial Arts的簡稱,又稱綜合格鬥,是一種允許運用拳擊、巴西柔術、泰拳等多種武術的搏擊運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綜合格鬥逐漸成為風靡全球的體育運動,並由此衍生出常態化、正規化的比賽,湧現了終極格鬥冠軍賽(UFC)、ONE冠軍賽等知名賽事。

2022年10月1日,美國,2022UFC格鬥之夜的比賽現場。META創始人兼執行長扎克伯格攜帶懷有身孕的妻子普莉希拉·陳在現場觀看。圖:Jeff Bottari/視覺中國
不過,在拳場觀看比賽的普莉希拉緊捂眼睛,很是害怕,並沒有享受這項比賽。這或許代表了許多人對綜合格鬥的看法。儘管綜合格鬥已越來越為人熟知,誕生了一些亮眼的體育明星,吸引了大批粉絲,但也有不少人會認為這項運動難免有些「殘忍」、「野蠻」、「競技性太強」。
「綜合格鬥可以說是格鬥運動中的『十項全能』。」ONE冠軍賽集團總裁鄭華峰日前在接受財新採訪時指出,綜合格鬥是在規則範圍內使用各種招數擊倒對方,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
「這項運動傳遞的不是暴力和野心,而是謙遜、同情心、全力以赴的精神。」他強調,綜合格鬥並非新發明,與亞洲傳統文化緊密相聯,每個亞洲國家都有自己的格鬥,中國有武術、韓國有跆拳道、日本有空手道、泰國有泰拳、印度有摔跤等等。
ONE冠軍賽集團2011年成立於新加坡,是亞洲較具代表性的國際體育傳媒公司,旗下擁有亞洲頂級超級格鬥賽事ONE冠軍賽、電競品牌ONE Esports等,轉播覆蓋150多個國家及地區。

圖源:ONE Championship
鄭華峰指出,綜合格鬥項目本身是增長率高的運動項目,在中國的增長率僅次於馬拉松;此外,這項運動符合社交媒體時代小螢幕觀看習慣,而不像足球或籃球項目更適合大螢幕觀看。
受新冠疫情影響,綜合格鬥體育賽事受到衝擊,近期日漸回暖。UFC是疫情後首個恢復運營的美國主流職業體育聯盟。今年3月,UFC母公司Endeavor上市後首份財報顯示,UFC所在的自有體育產業部2021年四季度收入增長3%至約2.8億美元,全年收入增長16%至11億美元。
中國龐大的體育賽事市場不容忽視。UFC於2012年在中國澳門舉辦比賽,是UFC第二次在亞洲、首次在中國舉辦比賽。2021年2月,UFC宣布中國移動咪咕成為UFC中國內地官方媒體合作夥伴,權益包括每年至少12場付費觀看賽事和30場的格鬥之夜賽事。此外,雙方還將在原創內容上進行合作,推出UFC相關電影、紀錄片和真人秀等節目。
ONE冠軍賽於2014年進軍中國,舉辦過多次賽事,湧現了熊競楠、唐凱等體育明星。鄭華峰接受財新採訪時稱,大約三分之一的視頻瀏覽量來自中國,他將中國視為「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市場之一」。
與此同時,ONE冠軍賽也正擴展除亞洲以外的國際業務,鄭華峰結合中國市場經驗稱,做好體育賽事,首先要擁有獨一無二的內容,其次在當地尋找到好的合作夥伴,同時還要重視開發本土化的項目,吸引更多本土粉絲。
「新一代的粉絲是數字原生(digital native)的一代,他們很多時間是花在社交媒體平台。過去十年我們把很多精力用在數字媒體戰略上。」鄭華峰表示,當然電視端也尚未完全消失,仍需重視。此外,他還強調,現場比賽對於觀眾仍是有趣的體驗,同時也是宣傳公關的重要渠道。
那麼,未來VR技術能否替代現場比賽呢?鄭華峰認為,VR技術並不能完全替代現場比賽,人們還是喜歡吃喝、喜歡與人溝通。VR技術對體育賽事的影響是加乘作用,增加整個市場規模和收入,而不是替代。
對於ONE冠軍賽與UFC之間的競爭,鄭華峰認為,ONE冠軍賽根植於亞洲文化傳統,除了綜合格鬥,旗下平台還覆蓋泰拳、摔跤等其他格鬥項目,並積極拓展電競、真人秀等多元化業務。
「體育傳媒,誰做到第一,觀眾就看誰。」鄭華峰稱,傳統國際體育IP競爭對手並不多,觀眾看NBA因為它是排名第一的籃球賽事,看英超因為它是排名第一的足球賽事,「UFC是西方老大,ONE是東方老大,就這麼簡單。」

「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為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
*原文標題:扎克伯格為之著迷 綜合格鬥當下為什麼這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