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學生的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一名NUS學生因涉嫌將綠豆塞入汽車氣門杆,導致輪胎漏氣而被控惡作劇罪。這一事件不僅揭示了學生行為與社會責任之間的衝突,也引發了對校園文化和價值觀的討論。
事件回顧
2024年12月17日,23歲的Benjamin Chia Yit Loong(音譯:謝逸龍)再次回到新加坡州法院接受進一步審理。他最初被控以公共滋擾罪名,後被改為惡作劇罪。

來源:CNA
案件時間線:
2024年11月19日:
上午10點至中午12點之間,謝逸龍在兀蘭通道14號的多層停車場內,涉嫌放掉7輛汽車的輪胎氣。
他將綠豆塞入每個輪胎的氣門杆,導致輪胎漏氣,並在擋風玻璃上張貼傳單。
傳單內容疑似與反對使用SUV的環保運動有關。

來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2024年11月21日:
謝逸龍首次被控以公共滋擾罪。
2024年12月17日:
指控改為惡作劇罪。
他申請並獲准於12月21日至2025年1月12日前往澳大利亞探親。
法庭審理詳情
戴著眼鏡、身穿綠色Polo衫的謝逸龍出庭,代理律師為Kertar & Sandhu律師事務所的Anil Singh Sandhu。以下是審理中的重要信息:
申請探親旅行:
律師表示,謝逸龍將前往珀斯探望祖母和弟弟。
此次旅行在案件發生前幾個月已計劃,機票於2024年7月購買。
法院批准申請,但增加了10,000新元的保釋金,並要求謝逸龍提供詳細行程。
罪名變化與可能刑罰:
原罪名:公共滋擾罪,最高刑罰為三個月監禁或2,000新元罰款,或兩者並罰。
新罪名:惡作劇罪,最高刑罰為兩年監禁或罰款,或兩者並罰。
社會與校園反響
社會關注點:
1.環保運動的界限:
案件中提到的傳單內容與反對使用SUV的環保運動相關,但手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備受質疑。
2.法律與公共秩序:
涉案行為對他人財產造成損害,也擾亂了社會秩序,引發公眾對行為邊界的討論。
校園影響與反思:
NUS校方回應:
NUS發言人表示,將在法庭訴訟後採取必要的紀律處分。
學生行為與責任:
作為新加坡頂尖學府的一員,學生的行為不僅反映個人價值觀,也影響學校聲譽。
此事件引發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培養的思考。
案件背後的啟示
謝逸龍的案件提醒我們,行為的後果可能遠超初衷。作為學生,不僅要關注社會議題,更需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表達立場。
NUS作為亞洲領先的高等學府,應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