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祖籍文化給我們紮下深厚的根基,可以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和自信,讓我們在面對未來時,不至於成為無根的飄萍;創新的本地文化則像是茂盛的枝葉,努力伸展得更高、更遠,吸收更多的陽光和養料,回過頭來滋養民族文化的根基,相輔相成。

(「閩南文化在新加坡」主講人與主辦方合影)
本次「閩南文化在新加坡」國際研討會,上半場主要談一些較為宏觀的層面,下半場則聚焦較為微觀的課題。
我們下一篇文章將介紹下半場的主要內容,包括前政務部長、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公司首任總裁曾士生的總結。
新加坡華社下一場較大的活動是南安會館為期十天的「新加坡福建南安文化節」。

系列活動包括美食展,有紅龜粿、大芥飯、番薯粿,以及南安書畫展、高甲文化、李贄文化、木偶戲藝術和聖公文化等傳統寶藏。
文化節還有「世界視角下的聖公文化」研討會,有全方位文化體驗的藝術長廊,包括指畫、泥塑、剪紙、茶藝、書法和國畫,有燈籠繪畫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歌唱比賽,還有多場文化講座,包括前政務部長曾士生和「新加坡眼」董事經理許振義的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