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塗西門日前通過《新加坡眼》官方臉書分享了新歌《疫過天晴》,瞬間吸引了很多網友分享、點贊。這首《疫過天晴》是塗西門在新加坡實施阻斷措施期間創作的歌曲。 (塗西門製作的公益歌曲《疫過天晴》)
塗西門來自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已在柔州新山成家立業。他在新加坡從事機器維修技術工作已有10年,和太太育有一名12歲的兒子。除了朝五晚九的全職工作,塗西門還是一名音樂人。

從小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塗西門對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全身沸騰著音樂熱情的他,從自學吉他,到創作、編曲、演唱都是無師自通。19歲那年,他懵懵懂懂加入了一班前輩組織的樂團,就這樣跟隨前輩們演出了好幾年。
2008年,當時23歲的他正式邁入人生新階段:與妻子迎來愛情結晶——可愛的兒子出生! 塗西門表示,做音樂很花時間、精力,購買音樂器材也很燒錢。現實生活使他正視人生,毅然決定把音樂夢想放在一旁,來到新加坡當巴士車長,只為更好的收入,為婚姻及家庭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塗西門在新加坡的第一份工作是巴士車長。)
回想起12年前兒子出生的驚險過程,塗西門仍然心有餘悸。
2008年,懷胎6個半月的妻子來到新加坡找塗西門,豈料差點在新加坡早產!醫生告之,如果孩子在新加坡出生,因為是早產兒,起碼要付200,000新幣的醫療費用。這費用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人命關天的大事,塗西門考慮讓孩子安全地在新加坡出生,然後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醫療費,但妻子卻理智地表示回馬來西亞生產更為實際。
於是塗西門夫妻立即動身回馬來西亞就醫。那時塗西門妻子的子宮頸已經打開,隨時可能生產;雪上加霜的是:在回新山的路程中碰上關卡大堵車。雖然他們持有新加坡醫生開具的一紙證明,可以特別請求關卡人員讓他們迅速過關,但由於車輛卡在長堤根本動彈不得,處境進退兩難。
在長提上熬過驚險的一個半小時後,塗西門夫婦終於到達馬國新山醫院。隔天早上,妻子順利生產。孩子早產,出生時非常瘦弱,體重不到1公斤。

「這一刻,最驚險的事才剛剛開始。」
由於孩子早產時細菌感染,腦部和眼睛都沒完全發育,或許會受到影響,之後還可能患上各種後遺症。這一消息對夫妻倆來說,無疑是晴空霹靂。
塗西門在新加坡當巴士車長期間居住在新加坡,一個星期只能回家探望孩子一次。他時刻惦念著孩子的成長,擔心妻子過於勞累。幸運的是孩子健康成長,只是聽力發育不良,日常生活中需要配戴助聽器。
塗西門堅定地表示: 這些挫折反而讓我變得更加堅韌。
之後,他從巴士車長轉行當技術人員,開始每天往返新馬兩地的日常生活。
塗西門當初離開了樂團,心裡難過之餘一直難捨音樂夢想。於是他利用閒暇時間不斷提升自我,創作詞曲,打磨藝術技能,繼續在音樂的道路上探索——這份堅持令人感動。

他偶爾靈感浮現時,會把旋律用手機錄下,「或許是要經歷生活的歷練和社會的洗禮才能讓創作開竅「,塗西門就這樣堅持創作到現在。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3月17日馬來西亞宣布「封國」,塗西門急匆匆回到新山稍微整理衣物,與家人短暫相聚後,就拖著行李趕回新加坡。
關卡人滿為患,大家都急著在馬國落實封國令之前,啟程前往新加坡。「當天官卡擁堵了7個小時才順利來到新加坡,過程實在不容易。」

今年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塗西門住在公司安排的旅館裡,足不出戶,於是萌生了創作抗疫音樂的念頭。他隨即召集了五湖四海的熱心音樂創作人,共同打造了一首向抗疫前線工作人員致敬的歌曲。隨後他們還邀請到《中國好聲音》那英戰隊的蔡詠琪來演唱這首歌曲。

塗西門表示,由於疫情很多馬國同事都選擇回歸家鄉,導致新加坡公司人手不足,因此他必須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他明白公司的難處,所以選擇留在新加坡,與公司一起度過難關。時至今日,疫情得已緩解,公司漸漸恢復人手,工作也沒那麼緊張了。 「音樂創作是生活日記,創作永遠建立在快樂之上。」
塗西門發表過的單曲《兩本護照的重量》是一首記錄穿梭於新馬兩地工作打拚人群日常的歌曲;《其實我們不okay》述說現代學生和工作人士面對的壓力。 利用工作之餘堅持做音樂——不知是否能獲得回報、實現自己最初的音樂夢想,但相信,塗西門面對生活挫折的韌勁,知難而進的堅強,解決問題的樂觀心態,都是助他生活順利的關鍵因素。
願他工作順利,家庭美滿,早日實現音樂夢想!大家一起為夢想而努力、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