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希望20年內汰換新加坡近百萬輛各式燃油機動車
國際能源署指出,全球必須在2030年之前,將至少20%的陸路交通工具換成電力驅動,以及全球軌道運輸電氣化,才有助於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因此,制定政策措施推動人們使用潔凈能源車輛是大勢所趨。世界很多國家已訂立目標,在本世紀中之前淘汰燃油車輛,其中,荷蘭和挪威要在五年後禁止銷售新燃油車,歐洲汽車生產大國德國的目標是2030年、英國2035年、法國2040年、日本豐田要在2050年停售燃油車。換言之,內燃式引擎車輛會越來越少,現在制定政策汰換本地燃油車輛是適時的決策。
新加坡政府希望到了2040年,所有車輛都已經轉用更清潔、低排放的能源,淘汰所有內燃式引擎車輛,由混合動力及電動車取代。使用以電力代替汽油的是電動車,是新時代首選,零排放、低消耗、構造簡單、綠色環保。

新加坡財政預算關於鼓勵國人更換電動汽車的具體措施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國會發表新財政預算案聲明時宣布,為確保公共健康和環境的可持續性,新加坡應該逐步淘汰內燃機汽車,轉而使用混合動力車輛或電動汽車。這是新加坡國對《巴黎氣候協定》減排承諾的實踐。不過,要在短短20年內汰換本地近百萬輛各式燃油機動車,絕非簡單的任務。
新加坡政府將鼓勵國人採用更清潔、環保的車輛,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日前發表2020財政年預算聲明時表明,政府將通過三項措施推動改變,即提供更多津貼優惠,吸引個人和商家採用潔凈能源車輛、擴大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公共部門以身作則。
具體措施包括:為輕型貨車推出商用車減排稅務計劃,汽車和德士則享有電動汽車附加註冊費優惠。新加坡政府決定,明年1月起,購買全電動汽車和德士的額外註冊費可獲得高達45%的回扣,頂限為2萬新元。政府也將調整汽車路稅計算方式,以更好地反映車輛的效能。預計,電動車輛和部分混合動力車輛的路稅將下調。該項計劃將在今年底到期。另外,有電動車主希望當局能夠通過更多優惠,向公眾突出駕駛電動車的好處。

目前,電動車不為多數消費者考慮的一大制約,是充電設施的數量和充電效率。一些先行國家目前已面對充電設施建設趕不上電動車增長速度的問題,例如在美國,越來越多電動車須大排長龍等待充電。為此,新加坡政府將在10年內將充電點增加到2萬8000個,以滿足需求。這方面的充電科技發展也須跟上,若每輛車需時30分鐘或一小時充電,也不是有效率的做法。
若政策和科技無法吸引人們購買電動車,則對充電設施的投資興趣也不會高。如何做到全盤規劃,各種條件具備,所有環節相輔相成,以便在20年內實現長期願景,也很關鍵。同時,政府也將帶頭逐步採購和使用清潔能源的車輛,推出商用車減排稅務計劃,鼓勵消費者選購廢氣排放量較低的輕型貨車車款,進而改善空氣素質。
新加坡迎難而上淘汰燃油車
新加坡政府能訂立這個長期願景,也是因為新加坡正穩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本地總能源的比重。過去新加坡沒有優惠政策鼓勵人們購買電動車,原因是本地能源結構以天然氣發電為主,電動車充電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比燃油車還多,所以四年前發生過車主進口二手特斯拉,須繳付1萬5000元排碳附加費的特例。
新加坡如今已制定能源「四大開關」的政策,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所以即使未來電動車增加,也不一定會大幅度提高新加坡的整體碳足跡。

更重要的是,未來20年公共運輸基礎設施會進一步完善,到時絕大多數人走出家門不到10分鐘就有地鐵站,共用汽車高度普及化,甚至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足以提供「隨需而至」的載客服務,這些發展都有助於抑制人們擁車及用車的慾望。
另一個變化是現在不少年輕一代的環保思維更強烈,對於擁車象徵身份的思維也日漸薄弱,出門多數選擇乘搭公共運輸。近年來汽車增長率從2018年2月起削減至零,擁車證供應減少,成交價格卻出現走低趨勢,或許反映了放棄擁車的人漸多。未來繼續加大對下一代的宣傳和教育,改變他們的出行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改變我們的整體碳足跡。
油電混合動力車2000年登陸新加坡,在過去20年多數時候沒有優惠政策扶持的情況下,到2019年只有4萬6000多輛,占整體97萬3000多輛機動車的4.75%。要在下一個20年把95%車輛換成節能車,任務可想而知極其艱巨。
新加坡政府也許須設定一些階段性的硬指標,例如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或者在某個時間點須將燃油車比率降至某個水平,按部就班實現上述的長期願景,或許會比較容易。
並且,考慮到電動車維修成本相對較低,充電費比燃油費低,所以長期擁車成本也許比燃油車更划算,對消費者來說有一定吸引力。接受新加坡本地媒體採訪的車商認為,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款有限,難滿足買家需求。在預算案中宣布的高達2萬元電動車附加註冊費優惠措施,難以帶動新加坡人購物慾望。
新加坡汽車出入口商協會榮譽顧問表示:
"
電動車的製造費本來就很高。你扣一個2萬元,還有很多方面要考慮。人家買車時要考慮到維修、零件、以後轉售價的問題,觀念上我們已經用慣了汽油和柴油,一下子要改變他們的思想難上加難。
"
新加坡某二手車商說:
"
如果過了長堤道馬來西亞,電動車用戶可能會面對,當地沒有充電站的問題。
"
政府將帶頭採購清潔能源車輛,並希望能夠鼓勵駕車人士轉用低排放、由清潔能源驅動的車輛。

關於電動車疑問全解答
問:電動車需要充電很久嗎?
充電與續航問題是一般人對電動車的質疑。Kona Electric讓你完全放心,強大的64kwh電池容量,可以續航482公里。100kw快速充電模式,僅需54分鐘即可以給車子充入80%的電量。
問:改用電動車,走一半沒電了怎麼辦?
就像攜帶手機出門,電源用完也可以隨時充電。進入2020年,新加坡的電動車充電點越來越多,新能源集團將設置本地最大電動車公共充電網絡,在全島範圍建設500個充電站。
問:汽車靠電力驅動,走起來會不會有氣無力?
64kwh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配上恆久磁石同步馬達,最大馬力高達201bph,最大扭力是395Nm,從零到時速100公里只需7.6秒。簡單來說,扭力相等於4升排量的傳統燃油車,超車絕對不是問題。
問:比起普通汽車,使用電動車是不是比較昂貴?
純電動車標榜的就是節能、省錢。比較電動車與燃油車,一輛1.6L的汽車打滿一缸油大約$100,同樣容量的電動車,一次完整充電的費用只需少於$20。
電動車的構造很簡單,沒有引擎,比起傳統汽車少了很多部件,所以比較不容易耗損,維修與保養費用較低。駕駛電動車的感覺就是安靜、快速、好玩,輕鬆有趣。電動車不需變速器,可以一檔走天下,也因為沒有引擎,所行駛得非常安靜,加速也很順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