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妖節(淡米爾語稱為 「Deepavali」,印地語稱 「Diwali」,又譯為 「排燈節」 或 「光明節」)是興都教徒慶祝正義戰勝邪惡的日子,是新加坡一大主要民族文化節慶。在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萬戶信奉興都教的家庭,也和全球興都教徒一樣,在家中點起溫暖的黃色油燈,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榮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 (Lakshmi) 等上天神靈禱告祈福,同時互贈禮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參與其盛

節日前夕,興都教徒家庭從全島四面八方湧入小印度 (Little India),鑽進沿街搭起的熱鬧市集中忙碌採購,同時也不忘在張燈結彩、璀璨迷人的街頭拍照留念。這些壯觀的雕像、值得在社交媒體上炫耀的裝飾和華麗的節日彩燈在屠妖節過後還會在小印度持續一個月,讓世界各地的遊客有充分時間與本地人一同歡慶佳節,感受節日氣息。
追尋著花環和香火的氣息,穿梭市集間,耀眼奪目的黃金寶石首飾、精美的刺繡紗麗服(sari,印度婦女傳統服飾),以及金光搖曳的油燈,讓人目不暇給。參加一場露天音樂會吧!在星空下沉醉於音樂表演之餘,任由紋身師傅在手臂上紋上一個精細複雜的印度彩繪。或者就乾脆棲身於周邊眾多咖啡店之中,點一杯印度拉茶 (teh tarik),在香濃美味中悠悠欣賞新加坡最為華麗精彩的這一大傳統民族節慶如何綻放出熱情與活力。
同歡同樂

想要親自投身興都教徒社群之中身歷其境嗎?那就不妨追隨屠妖節前奏兩度舉行的活動 「銀馬車遊行」 (Silver Chariot procession)。信徒拖著一部載著女神斯里蒂勞柏迪安曼 (Sri Drowpathai Amman) 雕像的銀馬車,從牛車水的馬里安曼印度廟 (Sri Mariamman Temple)(新加坡同類神廟中歷史最悠久)出發,一路前往小印度。
屠妖節約一周前,馬里安曼印度廟還會舉辦另一場文化盛典:蹈火節 (Theemithi)。在這場持續到深夜的儀式中,數千位男信徒赤著腳踩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之上,以此向女神表達敬意。
特色活動
神靈的迎待
屠妖節期間,哪一戶家庭是興都教徒,是一目了然的。這是因為啊,信奉興都教的人家每扇門上都裝飾著用麵粉、大米或花瓣製成的圖案,色彩艷麗、生動有致。這些美麗的圖案可能是幾何圖案、花朵圖案,或更精細的動物或大自然圖案。這些藝術作品稱為 「藍果麗」 (rangoli),期望能夠引領神靈來到家中,以便神靈在未來一年庇佑全家。
好出去

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 (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這座用於供奉卡莉 (Kali) 女神的興都廟修建於 1855 年,以其高聳的塔樓、掛滿鈴鐺的寺門以及布有眾多神靈雕像的塔頂讓眾多遊客流連忘返。

慕斯達發中心 (Mustafa Centre)
這座 24 小時燈火通明的購物中心,人人都說您想要的東西隨時都能買到,因而名聲大噪。商品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從家用電器、黃金珠寶,到服裝飾物和食品雜貨,件件價格合理,任您挑選。

屠妖節節慶市集 (Deepavali Festival Village)
市集熙熙攘攘,攤販們兜售著從喜慶小擺設到季節性小吃等各色商品,比如 「murukku」(鹹味的麻花)和 「athirasam」(甜面圈)等。
文字內容摘自
新加坡心想獅城: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festivals-events-singapore/cultural-festivals/deepaval
編輯:博偉國際教育學院

發帖時間: Dimensions_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