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記錄了!新加坡移民數回歸一波小高峰,創下了13年來新高!但是另一邊,新加坡國會卻因為審批新公民的事吵起來了...

去年約3萬4500人拿到新加坡PR
創下近13年新高記錄
最近,在新加坡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總理公署開支預算上,英蘭妮講到:
去年,約2萬3100人獲得新加坡公民權,另有約3萬4500人成為永久居民(PR)!人數皆比冠病疫情前略多。
其中在去年獲公民權的2萬3100人當中,約1300人是新加坡人在海外所生的孩子。
雖然英蘭妮稱,疫情期間的旅遊限制和安全管理措施,拖延了須當面進行的批准程序,部分申請延後至去年才完成!但是,與往年相比,這個數據還是創下了2009年以來新加坡移民數的新高記錄!
如下圖可知,新加坡移民數自2009年高峰期後起伏都不大:

新加坡近14年移民數
但在前年(2021年),新加坡移民數回升,據《2022年人口簡報》里數據顯示,2021年約2萬1537人獲新加坡公民,33435人獲PR。
如今2022年,獲得新加坡公民人數達到2萬3100人,永久居民PR人數則漲到了3萬4500人。連續兩年,獲批新加坡公民和PR身份的人都多了。
PR申請有標準嗎?
新加坡部長透露了這些信息
27日,新加坡國會議員們還就新移民入選條件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

問方:
與大多數申請新加坡PR的人一樣,新加坡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率先向內政部提出了這個疑問:要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具體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他提到,目前新加坡生育率已低至1.05,通過移民途經來穩定新加坡人口增長已是大勢所趨。
另一方面,他覺得新加坡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移民,不想要什麼樣的新移民。
但是,新移民入選條件未公開透明化,很多人不知如何成功申請!為此,他希望新加坡內政部能公開新移民的遴選條件!
同時,他還建議:
1)新加坡可借鑑瑞士的入籍考試,用嚴苛的考試確保新移民能了解新加坡人文等。
2)應將英語測試作為移民入選條件之一,以確保新移民能更快融入本地生活。
此次,畢丹星問出了很多想入籍新加坡的外國人心聲。


答方:
對此,新加坡內政部也是做了一一回應。
首先,是在移民入選條件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回應:為避免被濫用!
具體原因是:
1)如列出具體條件,會讓一些原不配申請的人濫用,而且申請者會鑽漏洞,這樣就無法確保申請過程的誠實可靠性。
2)新加坡新移民與永久居民多來自鄰國,不公開具體條件和申請人數的話可避免數據被扭曲,或被濫用來挑起雙邊敏感關係,或國內敏感課題。
其次,在設置入籍考試上,楊莉明表示:瑞士入籍考試不適合新加坡!
理由有四點:
1)瑞士入籍考試試題範本,早已不是秘密,很容易被人在網上找到;
2)試題太死,給出瑞士移民局想聽的正確答案就能通過測試,無法判斷申請者是否真想融入本地;
3)入籍面試要耗費大量人力,但質量易參差不齊;
4)2021年瑞士調查顯示,41%當地新移民不把自己視為瑞士公民。
最後,在英語考試是否應成為移民條件之一上,楊莉明表示沒有必要!
一是,新加坡申請公民或PR者,多數已在新加坡生活許久,會說英語已很正常,沒有必要再測試。
二是,即使不會說英語,本地人也知曉他們大多是新移民家人或配偶。而且英語流利程度如何,並不能作為是否融入新加坡的標準。
到此,大家感覺似乎真沒法從新加坡當局嘴裡「撬」出PR成功獲批的答案。
不過雖然沒透露具體移民條件,新加坡政府還是給大家圈了一些重點!
除了講到去年新加坡獲公民和PR人數外,英蘭妮部長還透露道:新加坡在審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權申請時,會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其中,包括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聯繫、經濟貢獻、學歷、家庭結構、年齡,以及他們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這是為確保新移民能融入本地社會,並為新加坡做出貢獻。
也就是說,當你申請新加坡PR時,把上述方面都比對下看看自己的綜合優勢就知道如何。
近年來,新加坡發布的一些政策和人口簡報也在用數據隱隱告訴大家,拿最近的《2022年人口簡報》來說,新移民人口中,年齡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最高,其次是31歲到40歲的人士。另有超過81%的新公民擁有中學以上的學歷。
另外,大約57%的新公民來自東南亞國家,將近37%來自其他亞洲國家,剩下的6%則是來自其他國家。
那麼,你覺得新加坡PR申請有什麼標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