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斷有天價咖啡店轉讓,引起了部分民眾的擔憂。
至少三家鄰里咖啡店以八位數高價易手,租金也會隨之上調,而這個「高價」是否會轉嫁給消費者成了焦點。
這不是「天價咖啡店」首次引發關注
2015年,武吉巴督11街一間咖啡店以3100萬元易主,咖啡店以高價轉售的課題就曾引起討論。

在2010年至2015年之間,共有32宗面積相當的食肆進行交易,除了武吉巴督和後港兩間,只有八間的交易價介於1000萬至1500萬元,其他22間的交易價皆低於1000萬元。
一轉眼過了七年,淡濱尼21街第201D座和第201座兩間咖啡店先後以1680萬元和4168萬元被同一個買家收購,義順81街第848座也有一間咖啡店以4000萬元易手,寥寥數月就有至少三間咖啡店以八位數高價易主。

租金上調?
咖啡店高價轉手衍生出的問題在於是否會帶來連鎖效應,漲了租金之餘連帶還要提高居民(所需承擔)的食物價格。
有部分咖啡店的攤主表示,咖啡店換了新東家之後,月租漲了近一倍,不包括雜費就要9000元;月租原本是6000元左右,包含雜費。根據仍在這裡營業的攤販所說,幾個月前已有好幾個攤位撤租。

在三間咖啡店當中,只有淡濱尼21街第201座咖啡店已被新東家接管,有居民就指出,多數攤位起價至少5角錢,一碗板面就從3.50元漲到5元。
如今住宅區的人口密集,有些人對價格上漲一事不太敏感,但小販食物的平均價格一旦上漲,將會重創那些沒有其他食物選擇的低收入群體。許多攤販都是在私人業者經營的咖啡店開檔做生意,一旦咖啡店高價易手,他們都會受到衝擊。 根據當局提供的最新數據,本地目前共有772間由建屋局建造的食肆,其中400間為私人擁有,372間僅供出租給業者。不過,未來四年將有多30間食肆完工。

建屋發展局過去四年建造了34間食肆,未來四年也會有多30間食肆完工,為居民提供可以負擔的食物。
建屋局會確保每個組屋區和市鎮都有足夠的食肆,以維持價格競爭力。
全島共有超過100個小販中心,而政府也在建造更多的小販中心,四個小販中心將在今年開始營業,另外七個則在規劃或興建中。

其實自1998年起,建屋局已經不再出售食肆,所有新建的食肆僅供出租,租約一般為期三年,業者之後可以續租。建屋局指出,這是為了避免投機買賣。
私人擁有的食肆是在買賣雙方你情我願的基礎上進行交易的。
過去五年,建屋局出租的食肆租金中位數保持穩定。

雖然攤位租金是食肆業者和攤主之間的私人協議,以合理的租金留住攤主,對業者的商業利益有利。如果租金過高,攤主可以選擇搬到附近的其他食肆,導致食肆攤位空置,業者也需承擔存置成本。
同樣的,攤主的熟食價格也必須參考附近食肆,才能吸引食客,保持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