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取經 獅城首釀無酒精啤酒

2021年08月05日   •   2萬次閱讀

年僅33歲的新加坡人李健彬,到亞太釀酒廠(Asia Pacific Breweries Singapore)荷蘭總部向釀酒師學習無酒精釀造技術,是本地無酒精啤酒釀造的先鋒。

年僅33歲的新加坡人李健彬,是亞太釀酒廠無酒精啤酒的釀造先驅之一。(圖/報業控股)

首個在本地釀造的無酒精啤酒—HEINEKEN 0.0零酒精啤酒,2019年面世時掀起了一陣熱潮。

無酒精啤酒的釀造先驅之一,是年僅33歲的新加坡人李健彬,他是亞太釀酒廠的釀造部隊長。

他在2019年,成為唯一被派往荷蘭阿姆斯特丹,向喜力總部的釀酒師學習無酒精釀造技術的本地人。

李健彬受訪時說:「沒有酒精卻要忠於啤酒原味,釀造過程需要精準掌握時長、溫度和液體流動速度,並不簡單,當時本地也沒有這樣的技術。」

「我們向荷蘭的釀酒師學習,包括啤酒配方、釀酒機器的裝配、操作過程。他們也分享了遇到的困難,讓我們的釀造過程更順暢。」

李健彬在回國後,協助釀酒廠設立起380萬元的去酒精機器(dealcoholizer)和設施。釀酒廠也培訓員工學習操作新機器,開始了自動化的無酒精啤酒釀造。

如今,亞太釀酒廠不但是亞洲第一家釀製無酒精啤酒的釀酒廠,新加坡也成為無酒精啤酒的區域供應中心。

李健彬說,過去在本地售賣的無酒精啤酒都是從歐洲進口,不過,釀酒廠發現,只要引進新技術,新加坡更適合生產能運送到亞太區的無酒精啤酒。

「新加坡是區域貿易中心,在技術、基礎設施、物流和供應網絡上,都有很好的連接。掌握了釀造技術,我們從這裡生產、分銷到亞洲其他地方,更快且更容易。」

李健彬過去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工作,在2015年加入亞太釀酒廠。他認為跨國集團對素質要求很嚴格,能幫他精益求精,在他加入六年來,也給他參與很多項目,讓他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

環球釀酒技術為後盾 開發高效新技術

亞太釀酒廠經常派雇員參與各種新技術的分享和課程,提升本地雇員的技能,也培養了很多本地人才。

李健彬說,除了內部的基本技能培訓,公司也經常舉辦或派他們參加世界各地釀酒廠的分享會和講座,例如泰國的工業安全做法、越南的薄膜過濾法分享會,或在波蘭聽歐亞國家分享新科技和創意。

「這些分享會開拓了我們的眼界,可以改進和採納新知識,並運用在本地的工作上。」

有環球釀酒技術作為後盾,亞太釀酒廠為新加坡引進不少尖端的釀酒技術,包括自動化機器,協助新加坡人掌握新技術,應對產業轉型。

李健彬舉例說,他們以一名俄羅斯經理的經驗為借鑑,將手持便攜泵改造成全自動泵,工作人員在控制室里就能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釀造零酒精啤酒的去酒精尖端機器,釀酒廠在2015年也以精確的程序和高效率的科技,開始在同個釀酒廠里釀造蘋果酒(Cider)。用同個設施生產啤酒和蘋果酒,如果沒有達到足夠的科技水準,生產線會出現停滯,亞太釀酒廠成了全世界少數能轉換釀造的酒廠之一。

海外課程與培訓 工程師技能精深化

亞太釀酒廠工程部經理吳國明說,多元化的培訓課程讓他成為更全面的工程師。(圖/報業控股)

亞太釀酒廠工程部經理吳國明(53歲)過去身在航空配件領域,轉到釀酒業後,他開拓了知識層面,工程事業也更全面。

「公司注重培訓,我參與了很多在本區域和海外的工作坊。有同行資深專家的分享,也有裝配及服務提供業者的培訓課程,比如新器材的操作和運用。」

這些海外課程曾把他帶到荷蘭、緬甸、巴布亞紐幾內亞和蘇格蘭等地,有些課程非常專門,比如將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再循環,利用來生產其他產品。

「通過這些課程,我的專業技能更精深化,也有機會掌握其他領域的知識,例如供應鏈運作、網絡保安、項目管理、良好工作的做法,協助我成為更全面的工程師。」

本地首創環保項目 用太陽能釀酒

過去六年,在本地售賣的虎牌啤酒,全是利用太陽能來釀造。原來,釀酒廠的屋頂在2015年就裝上了8038片太陽能板來發電釀造啤酒,成了全球五大利用太陽能釀酒的廠商之一。

參與建設這個項目的吳國明受訪時說,環保和可持續性是釀酒廠的核心文化,公司開發了多個新加坡史無前例的環保項目,讓身為新加坡人的他引以為豪。

比如釀酒廠的太陽能屋頂,就是本地及亞太區首個及最大的項目。它的面積有三個足球場,每年為釀酒廠減碳達20%。

吳國明說:「我們參考了太陽能板製造商、能源、土木、電氣及工程等顧問的建議,由本地團隊負責安裝,預料太陽能屋頂能用上25年。」

他表示,釀酒廠在環保和能源管理更不遺餘力,開拓他對可持續性的視野和思維。「能在工作上對環保與可持續性做出貢獻,我覺得很有意義。」

公司的其他環保項目還包括:釀酒後的穀粒作為動物飼料;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公用事業局合作興建的循環用水設施等。

外來人才填補 本地技能空白處

亞太釀酒廠的行銷總監邢淑君(40歲)說,外來人才具備的知識能迅速補充本地的空白和不足,讓公司能培養和提拔本地人才。此外,他們豐富的環球工作經驗和網絡,也有很多本地團隊能運用、參考和借鑑之處。

她舉例說,本地相對地缺乏渠道營銷的人才,更較難找到資深人士來引導。

「我們請了一名曾在亞洲國家工作多年的義大利人,有豐富經驗的他會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培訓20名年輕新加坡人掌握渠道營銷的知識。」

身為行銷總監,邢淑君的隊伍有500多人。在去年2月間加入的她,在消費產品行銷有19年的豐富經驗。

她說,公司非常注重提升雇員的技能,她加入後希望發揮領導方面的潛能,公司也安排了一對一的密集管理層直通車培訓課程,要在八個月內,栽培她成為更全面的領袖。

流有本土血液的跨國公司

亞太釀酒廠的環球經驗豐富了他們的事業和人生。左起:吳國明、邢淑君和李健彬。(圖/報業控股)

本地花莎尼與荷蘭喜力在90年前聯合成立的馬來亞釀酒廠(Malayan Breweries Ltd),在1990年以亞太釀酒廠的名號,正式進軍國際。

喜力在2012年買下亞太釀酒廠的所有股份,這個流有本地血液的跨國公司,成了本地最大的釀酒廠,旗下的品牌包括獲獎無數的虎牌啤酒,還有家喻戶曉的喜力(HEINEKEN)、 ABC Stout、錨標啤酒(Anchor Beer),以及健力士(Guinness)黑啤酒。

新加坡也成為喜力重要的區域中心,這裡有它的亞太區域團隊、Archipelago Brewery ,同時也是它出口和孵化團隊的據點。

在今年慶祝成立90年的亞太釀酒廠,不但引進新穎先端的高科技,栽培了很多本地人才,也在本地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喜力在全球70個國家的雇員有8萬500人,新加坡有大約800名員工,分布在釀酒廠的供應鏈、市場行銷和商業團隊上,不少是主管或中階管理層人士。

邢淑君說,外來人才來自不同文化,和本地人的交融,更能百花齊放,讓職場更具包容性,注入新的活力。

在這樣的環境中,本地和外籍雇員有更多的增值學習,知識和技能也能轉移交接。實際上,亞太釀酒廠過去一些由外來人才負責的職位,如今就由擢升上來的新加坡人接手,策劃接班人和培養高潛能雇員的過程更為順暢。

邢淑君說,為了促進外來和本地人才的知識轉移,公司會安排6到9個月的短期任務,讓雇員到不同部門或國家,學習或協助不同的項目。「例如在供應鏈的雇員有機會到市場部學習,大家更了解對方的工作,也掌握更多新知識。」

她也透露,公司從2016年以來就在全球17個市場開設亞太區研究生計劃,參與者需完成四個在國內及其他亞太國家的實習項目,每個項目各為期半年。

協助弱勢群體 鼓勵負責任飲酒

亞太釀酒廠設立了基金對新加坡社會也做出貢獻:

過去18年來,每年為新加坡體障人士協會提供獎學金,協助體障學生實現教育方面的理想。

協助本地非營利組織新加坡特殊才藝協會,發展體障人士的舞蹈潛能和事業。

與民間組織「溫情之家」合作,在住宿、餐飲、身心治療、教育與培訓等各方面,協助外籍勞工和女性。

喜力啤酒品牌每年都會撥出行銷預算的10%,推廣「要駕車,不要喝酒」運動。亞太釀酒廠也跟大學生和外籍勞工合作,提高公眾傳負責任喝酒的意識。

開發低酒精或無酒精產品,讓品酒人士在不同場合中有更多舉杯共樂的選擇。

亞太釀酒廠在本地的釀酒廠、市場行銷、各種各樣的酒類品牌和產品,給新加坡直接製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此外,它和供應商物流供應業者、分銷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和交易,也間接創造了很多工作。

酒類產品更是不少新加坡商店的收入來源,這包括超級市場、小販中心、酒廊餐館和電子商務平台業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