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瞰聖淘沙升濤灣(Sentosa Cove)的高檔住宅和洋房。(海峽時報)
作者 倉吉
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作旋風式訪問後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使出「迷蹤八步」,行蹤飄渺,8月2日晚上10時44分,終於繞道避開南中國海,小心翼翼地飛抵台北松山機場。
台海一夜無話,叫人鬆一口氣。 這一邊廂,佩洛西一覺醒來就跟蔡英文見面,雙方互相請安。 另一邊廂,台北股市應聲下跌,亞洲股市也驚慌受挫。 中美摩擦風波不斷,引發地緣政治風險,危機四伏。「山雨欲來風滿樓」,有錢人最敏感。

新達城財富之泉。(海峽時報)
這裡所說的有錢人不是一般的有錢人,而是指「高凈值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中國「高凈值人士」的動向是個區域和平風向標。
最新消息說,上萬的中國「高凈值人士」正在嘗試遷移到其他國家,而今年打算遷移到新加坡的中國高凈值人士凈數估計超過500人,隨他們而來的財富估計至少有24億美元(約33億2100萬新元)。
倫敦投資移民諮詢公司Henley and Partners在回答《聯合早報》的詢問時說,今年全年中國估計有1萬名高凈值人士尋求機會遷移到其他國家,他們每人平均會帶走大約480萬美元。因此,高達480億美元的財富,估計會流到中國以外的國家。
Henley and Partners說,在凈流出的1萬名高凈值人士當中,約有4200人已經在今年1月到6月間「腳底抹油」,離開中國。
過去,中國高凈值人士優先考慮移民的目的地,以美國為首選,接著是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和新加坡。
新加坡是亞洲國家中的「唯一」,說明新加坡對中國富豪具有極大吸引力。

豪華私人遊艇碼頭。(聯合早報)
以中國龐大人口基數而言,富豪多如牛毛,今年凈流失的1萬名高凈值人士也僅占中國高凈值人口總數的1%左右。
此外,根據房地產經紀公司合登集團(Huttons)統計,本地豪華公寓第二季成交量環比激增64%,來自外國買家的詢問也增加。
The Nassim近期成功售出一個2000萬元的四臥房單位,買家相信就是一名中國人。
今年6月,位於克拉碼頭一帶的康寧河灣(Canninghill Piers)也有來自中國的一名買家,一口氣買下20個單位,全是三臥房和四臥房的大戶型單位,總交易額估計超過8500萬新元。

高檔私宅項目康寧河灣有兩座公寓大樓,分別為48層和24層樓高,共有696個單位。(城市發展)
消息說,這名買家還可能買多10個單位,使到總交易額超過1億新元,為我國政府貢獻約3000萬新元的印花稅稅收。不管這消息是真是假,中國富豪買豪宅如買菜,是假不了。
與此同時,我國邊境開放,看房旅遊的人也湧進來。更多外國買家到新加坡看房,有看有買。
根據合登集團發布的最新豪宅報告,今年第二季估計有110個非有地豪宅交易,較第一季高出64.2%,交易總額接近9億元,較第一季高出46.2%。
非有地豪宅指的是位於核心中央區,單位面積至少2000平方英尺,交易額500萬元或以上的高檔公寓。
第二季豪宅外國買家,主要來自中國、印尼和美國。

新加坡植物園附近的優質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區。(海峽時報)
外國富豪紛紛來新設家族辦公室、買天價豪宅,帶動了新加坡的景氣,加速了我國的疫後復甦。
更多各領域的投資家和專才進駐新加坡,證明這裡是一塊寶地,我們在許多方面「做對了」,肥水才會流進來。
新加坡人不要因此沾沾自喜,區域和平一旦受破壞,我國難免受池魚之殃。
新加坡人關心台海局勢是理所當然,也是應該的,但卻忌幸災樂禍,希望別人打起來,以為我們可以發戰爭財。
新加坡一旦失去安全的保障,連本地的「高凈值人士」也會「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