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Dyson)以生產無葉風扇和吸塵機等家用電器聞名。
為了進軍電動車市場,該公司計劃於201812月動工建造這個兩層樓高的生產設施,料在2020年竣工。
在本地設立首個電動車工廠,最終成品預料在工廠落成一年後,於2021年面市。
公司表示,未來將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固態電池、傳感技術、視覺系統、機器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領域,也會幫助受影響員工轉換崗位。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戴森創辦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周四(10日)晚上向全體員工發出的電郵中說,儘管戴森汽車團隊開發出一款出色的汽車,但公司至今無法為這個項目找到買家。「公司董事會因此做出非常艱難的決定,提議終止電動車項目。」

(圖片來源網絡)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戴森的汽車部門在英國雇用了500多名員工,同時從今年初起,在我國招聘設計工程師等職員,但目前不清楚有多少人受聘。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表示,戴森在早期就決定不發展電動汽車業務,因此在本地業務和員工受到的影響不大。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助理局長陳光輝說,新加坡將繼續在戴森的發展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電動汽車可能很多人認為新加坡一直處在不支持的狀態,從當年的特斯拉就能看出!
新加坡沒有不支持電動交通工具。只不過新加坡的最終目標是減少排放、改善空氣品質、更快實現「減少用車」(car lite)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