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就中國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接受新華社專訪。

小科普
洪小勇,1961年3月出生,北京大學畢業。1984年加入外交部,歷任駐日本國大使館二秘、外交部亞洲司處長、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圖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臉書)
原文如下:
中新建交30年碩果纍纍 新時代合作大有可為
2020年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新建交30年來交流合作碩果纍纍,兩國關係經受住了包括新冠疫情在內的各種考驗;展望未來,兩國將不斷拓展合作新領域,譜寫新篇章。
洪小勇說,過去30年,在兩國歷代領導人引領下,中新關係不斷走向成熟。當前,中新合作機制層級高、範圍廣,已建立由兩國副總理牽頭的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機制和8個地方省市合作機制。這一從中央到地方、覆蓋所有重點合作領域的工作機制,為調動合作資源、凝聚合作動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洪小勇說,政府間合作項目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是中新合作的突出特點。從1994年兩國建立第一個政府間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開始,天津生態城、廣州知識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陸續啟動。這些項目緊密對接過去30年中國不同階段的發展戰略,發揮新加坡企業優勢,實現了中新互利共贏。
談到今年新冠疫情對中新兩國關係的考驗,洪小勇說,在疫情面前,中新兩國守望相助,從信息溝通、互贈抗疫物資,到幫助在本國的對方國家公民防疫和回國,兩國始終緊密合作。
面對疫情常態化挑戰,洪小勇認為中新兩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合作:首先是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做好聯防聯控政策協調和疫情信息溝通,同時在疫苗研發方面加強合作;其次是持續推進政府間合作項目,推進上海-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等合作;第三是在用好用足雙邊「快捷通道」的同時,推動建設區域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物資流通「綠色通道」網絡,進一步發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在支持中新以及區域供應鏈、產業鏈中的重要作用;第四是加強投資合作,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小米等中國高科技企業都積極考慮在新加坡拓展商機,尋求擴大合作;第五是新領域合作,包括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醫療保健、遠程教育、5G網絡應用等。
展望未來,洪小勇認為新時代中新合作將更加大有可為。中方願同新方共同努力,秉持政治上相互信任、經濟上互利互惠、文化上相通交融的理念,推動兩國關係邁上新台階。中方歡迎新方繼續對接中國新發展格局,拓展後疫情時代新合作領域,既為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助力,也為新加坡經濟恢復與轉型升級拓展潛能。
他說,新加坡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東協國家。中國始終把東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支持東協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始終秉持「互信、互諒、互利、互助」的精神同東協發展關係。中國願同新加坡共同努力,以明年慶祝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為契機,共同推動中國-東協合作提質升級,推動雙方關係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