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亞洲的世界之窗,常被譽為花園城市,環境優美,社會先進,經濟發達,到處都是紙醉金迷,想想就超級nice~。但最讓中國人不能拒絕的還是它的華人環境,中、英文雙語教育給了大家一顆定心丸。
然鵝!當你來了新加坡就會發現,他們的華語跟我們的普通話真的大不相同。最近小編就接到了不少來自網友的吐槽:來了新加坡,竟然聽不懂中文啦!這讓打娘胎里出來就說華語的我們都表示:服了。

以下是來自網友的親身體驗:
Lily:剛來新加坡時我準備去打包一碗面。到了樓下麵館我說:我要碗面。那位大叔問:吃包?。我又說一遍:我要面。大叔又說:我知道。吃包?我心想搞什麼啊這人都說面了,還問我是不是吃包。我有點火了:我不要吃包,我要買面。大叔也開始不耐煩了:我問你是在這吃還是打包帶走?!
一隻榴槤:第一次在小販中心買飲料,阿姨問我:「來,小妹,你要什麼水?」我:「阿姨,你這兒只賣水嗎?飲料不是你賣嗎?」 阿姨:「賣啊!所以你要什麼水?」我以為她真的不賣飲料,說:「我去旁邊看看......」另一家店的阿姨:「來,小妹,你要什麼水?」
獅城小師妹:剛到新加坡那天,跟房東阿姨寒暄了一下,阿姨:「你今天累了,沖涼先,然後早點休息。」我:」沖涼?只能洗冷水澡?」阿姨:「不是啊,有燒水的。」我:「啊?還得現燒水啊……」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些最容易鬧笑話的新加坡式中文,準備去新加坡留學或正在新加坡留學的你們,趕緊碼住哦!這些特色詞彙說不定在關鍵時刻能排上用場呢。
1、八仙=%
八仙可不是何仙姑等一眾仙家而是計量單位%,30八仙就是30%的意思。

2、腳=腿
店員:先生,你的腳很大咧~
你:不到,也就40這裡有歧義,對方在誇你腿長哦~

3、美=好
買蔬菜水果的時候,新不新鮮,賣相好不好都說美不美。

4、一粒=所有量詞的統稱
一粒橘子,一粒菠蘿,一粒榴槤,一粒西瓜,一粒鋼卷……這些都用粒來表達~
5、紅青火 = 紅綠燈
在新加坡把綠色叫做青色所以紅青火就是紅綠燈也有人叫做紅青燈。

6、馬達 = 警察
注意!這裡的馬達可不是發動機的馬達或者是開車的電動小馬達而是警察的稱謂哦~(源於馬來語)

7、燒水 = 熱水
燒水在新加坡不是動詞燒開一壺水燒是熱、燙的意思一杯熱水,懂?
8、打火 = 消防
打火在新加坡可不是讓你點火而是滅火的意思!!!
9、釣魚 = 茶包
釣魚可不是臨溪垂釣而是指飲料中的茶包憋說,還挺有畫面感~

10、睡查某 = 美女
福建話Swee就是美睡查某就是美麗的女孩紙想多了的要用大號去污粉啦~
11、按錢 = 取錢
這樣麼?

當然不!按錢就是模擬在ATM機按密碼和數字取錢的動作所以按錢就是取錢的意思~
12、啊嘎 = 大概
每次,就是差不多的意思。語境:乙方:我剛剛表述的是您想要的修改計劃嗎?甲方:啊嘎啊嘎啦
13、大牌 = 樓號
在新加坡的大排就是組屋樓號的意思Blk 170 大牌就是170師傅,麻煩開到我家大牌……

14、蘇東 = 迷糊,糊塗
蘇東在新加坡是魷魚不過,一般用食物比喻人,都不是什麼好話說一個人很蘇東就是說這個人迷糊。
15、紅毛 = 歪果仁
新加坡把歪果仁親切的稱呼為Ang Mo華語就是紅毛黑人小哥表示不服~

16、漏風=受潮
普通話: 餅乾受潮了。馬新華語: 餅乾漏風了。
17、計算機=計算器
在新加坡「計算機」可不是電腦哦而是計算器 ……

18、做工=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我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為中國人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干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看著你......
19、玩臭=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哇,你很狡猾哦

20、「臭雞蛋」=「我靠」
口頭禪,也可以簡說為「雞蛋啊」
21、切 = 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22、青菜 = 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於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例如:「沒關係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23、德士 = 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24、游干泳 = 搓麻將
哈哈哈,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為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游干泳
25、還錢 = 付錢
新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比如我們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我們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中國人會用「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看到這兒,在新加坡留學的你們是不是緊緊地保住了自己,在重新適應新式中文的過程中,我們都經歷了什麼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