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檢測體內的抗體,新加坡使用血清檢測追溯感染冠病但已康復的漏診病例,成為全球首個通過此方式找出確診病例之間關聯的國家。
曾患有冠病的病患體內都會產生對抗該病毒的抗體,而抗體會留在康復者體內好幾年,顯著降低他們再次患病的機率。因此,康復病患就算體內已沒有病毒,但還會有抗體,科研人員就可通過血清測試(serological testing)檢測抗體來找出這些曾患過冠病19的病患。

昨天(2月25日)宣布的第91起病例,就是這樣的例子。 她曾在本月18日進行一般的PCR核酸檢測找出體內是否有冠病病毒,但因已康復而出現陰性反應。在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團隊的測試下,她和已確診的丈夫(第83起病例)進行了兩種抗體檢測方式,結果發現兩人血液內都有對抗冠病19的大量抗體。
這個檢測成功找出了原本漏診的第91起病例,也因此揭曉了神召會恩典堂感染源的謎底,以及連接本地兩個教會感染群的關係。

杜克—國大醫學院是在本地首名病例確診後的幾天,成功複製了冠病19病毒,研究團隊再利用這個發現,研發能檢測冠病19抗體的數種測試。
該醫學院的助理教授丹妮爾安德森(Danielle Anderson)透露,其他國家也用不同的血清測試,但相信並沒用於追蹤與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人。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透露,他們與所有醫院和實驗室說好,若有必要為病患進一步檢測,將交由杜克—國大醫學院進行,該醫學院已有所須的檢測方式和程序。
記者:李熙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