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加坡立法重遏假新聞!2020,假新聞會否由此遠離我們

2020年01月04日   •   2萬次閱讀

假新聞 一詞大家或許聽得很多,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批評「眼中釘」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的新聞是「Fake News」後,這個詞語在全球多國經常出現。

隨著網際網路日益發達與通訊科技的進步,假信息或假新聞浮濫,已對各國的政經秩序造成不少負面影響,人稱「後真相時代」(post-truth)的來臨,更加劇假新聞肆虐的情況。

正式進入假新聞的討論前,

必須先從何謂「後真相時代」說起。

後真相時代指的是,多數人比起了解、知悉事實真相或客觀事實,更傾向於不顧真相、忽略事實,全然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情感凌駕於事實,這部分也帶有「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成分──即尋找與自己立場相近或相同的信息,證明自己的想法或立場是正確的。訴諸情感、忽略事實,成了假新聞的溫床。

假新聞之所以肆虐全球,乃因現代的政經環境逐漸惡化,人們在各種議題的立場、看法等漸漸趨向極化,向光譜的兩端集中,議題難有理性討論的空間,議題的討論往往淪為光譜的兩端互相攻訐、謾罵,全然的二律背反。

惟,縱然如此,假新聞定義如何、應否予以立法限制,各國仍舊爭論不休。

全球「打假」 新加坡立法須重遏

在2019年,新加坡完成並通過了《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案》(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POFMA),以期有效打擊假新聞。根據POFMA第7條規定,如果接收訊息者知道或有理由確信該訊息為假,且仍舊散布於眾,即可依法開罰。

POFMA將假訊息設定成必須具有六大要件,有其一即為假訊息:

一是危害新加坡的安全;

二是危害公共健康、安全、安寧或公共財政;

三是危害新加坡與他國的外交友誼;

四是影響總統選舉、大選、補選或公民投票的結果;

五是煽動仇恨或惡意;

六是損害新加坡政府的公信力。

11月25日,新加坡首次出現POFMA執法首例。據新加坡政府核實網站的聲明,新加坡政治人物畢博淵(Brad Bowyer)宣稱,新加坡政府影響國營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多項決定,已對該兩間公司產生不良影響,要求畢博淵更正。

畢博淵隨即應新加坡財政部長之要求,更正他質疑國營投資公司獨立性的Facebook推文,並附上政府聲明連結。

新加坡POFMA專法將重點擺在「假新聞是否會對公眾造成傷害」,任何危及到公眾、重要議題、活動、政府公信力,又或是刻意煽動仇恨的言論,即可被視為假新聞,並可依照POFMA開罰、要求更正或刪除,新加坡的做法是在假新聞爭議當中,找出一個目前看來較不爭議的方案。

假新聞法案 不應該被恐懼

當新加坡的假新聞法POFMA於2019年10月2日生效之時,Facebook和代表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的亞洲網際網路聯盟,都表示了強烈關注。

Facebook發表聲明說,公司關注的是,部分相關立法條文賦予新加坡政府權力,迫使公司撤下他們認定的假新聞,同時要求公司將政府的警示信息發送給用戶。

代表谷歌、Facebook和蘋果公司等公司的亞洲網際網路聯盟則認為,草擬假新聞法案的過程沒有諮詢公眾的意見,他們對此深感失望。

亞洲網際網路聯盟認為,假新聞是非常複雜的問題,通過立法規範人們的行為不應該是首要的解決方案。

反假新聞,

不會導致新加坡失去言論自由!

為此,新加坡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特彆強調,推出《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案》,並不會導致新加坡失去言論自由。

尚穆根做出澄清時說,所謂的假信息包括一些不實的指控,例如網絡謠傳一名虛擬貨幣創辦人去世的謊言,導致五小時內蒸發了40億元。

「它不涵蓋批評、看法和觀點。例如如果你說政府水準正在下降,或者不平等加劇政府需要負責,亦或是新加坡隨機禁止舉辦活動,或新加坡不尊重人權。所有這些都是看法,不會觸犯這項法案。」

假新聞法只會處理事實,而不是意見。這意味著您仍然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如果四處傳播假新聞,可能會非常非常危險。藉助網際網路,傳播虛假新聞和誤導他人非常容易。這就是政府必須介入的原因。

例如,一個名為「在裕廊造船廠發生的大規模鬥毆事件」的視頻在2019年10月1日傳播開來,這表明在裕廊造船廠發生了暴力事件。

新加坡警察立即在Facebook上對此進行了揭穿,稱這並非在新加坡發生。既然POFMA已經生效,當局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來限制此類虛假信息的傳播,確保此類視頻不會傳播並造成不必要的緊張。

假新聞到底因由何在 嘗試找出答案

身為父母,你是不是常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在上網時,接收到很多負面的網絡消息?而孩子們的閱歷和世界觀還未發展完全,很難分清真相。

其實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作為公民,常常也會被網絡媒體公布的一些虛假新聞蒙蔽雙眼,不能分辨真假——

這是非常危險的。

假新聞,

源自對主流媒體的不信任感!

在由英國BBC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了該公司向印度、奈及利亞及肯亞(Kenya)三國共80位參與者收集他們連續7天使用手提電話的數據,以及通過家訪詳細了解他們的上網習慣,研究他們在網上分享的消息類型、對象和次數等。

研究人員亦分析超過16000個Twitter和3000個Facebook帳戶,希望得知假新聞如何分化社會。

這三個國家的民眾普遍對主流傳媒都抱不信任態度,導致他們利用其他途徑散播資訊,而且他們認為自己分享的訊息是真確,因而沒有作出考證。

另一方面,參加者聲稱有信心分辨出假新聞,可是網上流傳消息速度之快亦導致假新聞大行其道。他們很多時見到其他人傳來的資訊時,都不假思索地接收和轉發,不會由Facebook的留言數目、相片內容或傳送者的身份等線索考慮其可信性。

Facebook保安漏洞 近年來Facebook不時被爆出平台成為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工具、「劍橋分析」事件,還有對假新聞及仇恨言論採取放任態度等新聞。以扎克伯格為首的Facebook高層積極尋求挽回聲譽,但後來又爆出保安危機。

假新聞,

更加懂得如何去煽情!

BBC分析這三國民眾的接收的假新聞內容,例如印度人經常收到「某位朋友或家人的孩子被擄」的假消息,他們本著保護家人和社區的心態,將消息傳遍天下。

結果導致當地經常發生針對無辜陌生人的暴力事件,估計在2017年有最少32人就是喪命於民眾誤信流言的襲擊。

研究更發現,在當地Twitter散布的虛假消息來源中,有部分是與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支持者勢力重疊。

至於在非洲的情況,假新聞的內容與國家形象不無關係,肯亞有3成的Whatsapp上的消息都是金錢和「電子零件黨」的詐騙內容,而奈及利亞則有不少與軍方或恐怖主義有關的假消息。

BBC的報告認為,這些消息旨在刺激人們對民族身份的認同,所以內容的數據並不重要,如何煽情才是重點。

BBC經分析的1.6萬個Twitter帳戶以及3000個Facebook專頁後指出,右派傳達的訊息力度更強以及更連貫,而左翼的假新聞網站組織則較鬆散——而即使它們是有組織,訊息的效力也較弱。

不止於Facebook,Twitter等也成為了「假新聞」平台,不實資訊流傳令政府及社會頭痛。

但原來有發現指出假新聞能夠廣傳天下,是因為發布和流傳者效率極高,往往少量專門流放假消息的「機械帳戶」,已很足夠讓整個網絡塞滿海量的假新聞。

機械帳戶,

發布如何讓你信以為真!

同樣,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他們追蹤Twitter上大量懷疑專門發放假新聞和資訊的「機器人」帳戶,發現即使它們只占Twitter整體用戶數的6%,但已參與了Twitter上三成以上未經證實,懷疑虛假訊息流傳及發布。

研究指出這些「機器人」帳戶實際是由電腦操作,協助分享假新聞並予以轉發。而它們被視為故意轉發假訊息的機器人,是因為它們在相關資訊最早流通時就參與轉發,而且速度驚人。

研究同時亦發現這批機械帳戶很懂得掩飾自己,它們平常會轉發一些無關痛恨,來自其他真實用戶的訊息,讓人誤以為它們是「人類」。

而當關鍵時刻來臨時,它們就會在一些地方「很自然地」轉發虛假訊息,讓其他人信以為真。如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談及移民措施的貼文底下,它們會留言轉發一些未經證實,移民相關的假新聞,引誘使用者上釣。

Facebook、Twitter雖然已盡力打擊這些機器人,但自動系統仍未完善,分辨機器人帳戶有一定難度,成效不彰。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