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皆是「綠」——新加坡,這個被譽為「花園城市」的國家,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模範。自獨立以來,新加坡政府便認識到,為了子孫後代的福祉,必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經過多年的努力,新加坡已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深植入其國家戰略之中,這一理念滲透到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出席2024年永續峰會中指出,儘管過去十年全球在邁向凈零排放方面已經加大了努力,但仍需要付出更多。
由於亞太地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的近一半,新加坡的綠色轉型尤為緊迫。隨著該地區的新興經濟體持續增長,如果綠色轉型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碳足跡將會進一步擴大。
然而,阻礙許多中小企業實施可持續實踐的關鍵問題——與綠色轉型相關的成本增加。
根據大華銀行在2024年對新加坡800家企業進行的商業前景研究(包括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超過70%的中小企業認為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儘管如此,只有不到40%的企業實際採用了綠色流程,主要障礙包括客戶成本上升(29%,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知識和技能不足(28%)、以及缺乏人力和資源(26%),企業希望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或退稅(33%),更容易獲得資金或贈款(33%)。
為環境可持續性提供更多激勵措施

圖源:聯合早報
副總理黃循財在2024年財政預算案演說中宣布了改進措施:隨著世界競相實現凈零排放,資源匱乏的中小企業(SME)通過加強多項現有計劃,幫助它們將更多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實踐融入其運營中,從而得到了推動。
企業融資計劃(EFS)的改進包括幾項升級:
首先,EFS – SME 營運資金貸款從 300,000 新元永久增加到 500,000 新元,以緩解運營現金流。
EFS提供的貿易貸款額度上限為1000萬新元,而項目貸款的額度上限為1500萬新元,這兩項貸款的期限都將延長至2025年3月31日,以此來支持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以及國內的建設項目。
此外,EFS-Green計劃也將延長至2026年3月31日,為期兩年。該計劃目前不僅支持綠色項目的開發商和系統集成商,還將擴大到支持綠色解決方案的採用者。
隨著資本獲取途徑的增加,這有助於緩解新設備和許可的高昂成本,從而激勵中小企業轉變其商業模式,採納更加可持續的做法。
正因如此,企業融資計劃EFS的加強對於在通脹壓力增大和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注重成本控制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促進作用。迄今為止,市場對EFS增強功能的反響十分積極。
幫助中小企業開啟可持續發展之旅

中小企業在實施綠色解決方案時,常常因為知識和技能的缺乏而遇到難題。對於那些不知從何入手的企業,大華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指南針等工具可能提供必要的幫助。
這是一個行業領先的在線工具,旨在協助中小企業啟動綠色轉型提供定製報告,以評估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通過評估企業的現狀、提供關於不斷變化的法規的諮詢、分享需要採取的行動,並推薦有助於實現凈零轉型的融資方案,讓企業主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如何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邁出第一步。
自該工具推出以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有超過1600家中小企業通過它實現了環保提升。
副總理黃先生在財政預算案演講中宣布,將提升能源效率補貼計劃,並將其融資支持範圍擴大到更多行業,該計劃原本覆蓋食品服務、食品製造和零售行業,現在將拓展至製造業、建築業、海事和數據中心及其用戶。
大華銀行集團商業銀行業務主管連先生表示,鑒於現有的多種支持計劃,大華銀行可以幫助中小企業了解如何獲取最合適的援助,無論是大華銀行自己的可持續融資方案,還是與政府合作的EFS貸款。
「我們不僅僅是提供綠色貸款。通過可持續發展指南針,我們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當您與我們合作時,我們會將您與開展可持續發展旅程所需的機構和供應商連接起來。」
連先生指出,從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大華銀行依據EFS-貿易貸款發放的貸款額增長了19%,這一增長率高於前一時期的7%。
"企業現在認識到,可持續發展必須成為其商業計劃的重要環節。他們不再僅僅關注初始成本,而是開始看到長遠利益,比如市場份額的擴大。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越來越多地受到可持續性實踐的 影響,供應鏈中的利益相關者也在尋求與環保的合作夥伴建立合作關係。那些未能開始這段轉型之旅的企業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市場上變得不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