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間,新加坡又到了國旗處處飄揚的季節。
今年的國慶慶典主題是「全民一心,團結一致」,也是國慶慶典主題連續第八年沿用「齊心、團結」的概念。
與其說是主辦單位江郎才盡,只能圍繞著單一的主題做文章,倒不如說是重要的話要說三遍,甚至八遍、九遍、十遍。
因為這些千篇一律的慶典主題都是同一個大環境的產物,這個大環境短期內大概也不會改變太多。

今年國慶慶典主題是「全民一心,團結一致」(Together, As One United People)。(國慶慶典官網)
要形容這個大環境,不妨從近日三起新聞事件談起。
以下是《聯合早報》相關新聞報道的開頭: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持續把我國視為重要的攻擊目標,並利用近期發生的以哈衝突,通過網絡宣傳來煽動支持者。過去一年,自我激進化的三名新加坡人中,就有兩人是受以哈衝突影響。」
「95個與外籍人士郭文貴相關的社交媒體帳號可能被用來發動針對新加坡的敵意信息宣傳,內政部首次援引《防止外來干預(對應措施)法令》相關條文,向五個平台發出帳號限制指示,阻止本地用戶瀏覽這些帳號發布的內容。」
「30億元洗錢案的關聯人物蘇炳海在逃,他在本地的員工爆料,指蘇炳海在同夥落網前收到風聲,同天帶著名表和現金急忙逃離出境。」
伊斯蘭恐怖主義在本地不算新鮮事,當局曾在2001年搗毀恐怖組織回教祈禱團(簡稱回祈團)在本地的網絡。內政部7月25日公布的2024年新加坡恐怖主義威脅評估報告中也指出,以哈衝突的發展也對新加坡造成衝擊,社交媒體上出現更多反新加坡言論,伊斯蘭國組織也在一些宣傳材料中點名新加坡為重要目標。

新加坡已經發生了好幾個自我激進化的案例。(聯合早報示意圖)
與郭文貴相關的社交媒體帳號之所以會被視為有能力散播虛假陳述,損害新加坡的利益,是因為它們經過有協調的行動,恰好在黃循財接任新加坡第四位總理之前的一個月內,發布了超過120篇關於新加坡領導交接的貼文和視頻等。
其次,這些內容還是早在2021至2022年之間就發布過的,也就是說,它們早有利用新加坡推動自身議程的先例。
30億元洗錢案自2023年8月曝光後,除了涉款的巨額現鈔、名車、豪宅等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最後一名被定罪的被告也在7月27日刑滿後驅逐到柬埔寨,但幕後還有其他人物尚未落網。
這三起新聞事件有一個共同點:不法分子利用新加坡達到自身目的。
新加坡為什麼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背後有各種原因,這裡就不詳述。
但他們為什麼有機可乘,卻跟新加坡的國情不無關係。
套黃循財總理7月22日在建國元勛拉惹勒南授權傳記下冊《獅吼之聲》的發布儀式上所說的,就是:新加坡須保持開放,並與世界接軌。
「保持開放對我們來說不只重要,還是關乎生存的事。新加坡作為一個島國,必須與世界接軌才能生存......同時,我們也知道這麼做有其代價。」
黃循財在演講中隨後提及的是人們在迅速變革的經濟中丟失工作,但保持開放的代價應該不止這一個,而是在各個領域都會遭遇外來風險。

保持開放,與世界接軌,向來是新加坡的策略。(海峽時報)
新加坡這麼小的地方,恐怕不能閉門造車、孤芳自賞。
與世界接軌的部分代價,就是難免有些回教祈禱團、郭文貴還是洗錢黨這一類人進來,企圖利用新加坡,達到自己的目的。
面對這些威脅,新加坡人該怎麼辦?
信不信由你,答案就在剛才提到的老掉牙國慶慶典主題中找得到:團結一致。
新加坡人對於各種事情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場,但在杜絕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等等攸關國家利益,甚至生存的課題,若不能齊心團結,後果不堪設想。
因為我們只有新加坡這麼一個國家,新加坡的命運只有新加坡人在意,別人不會去理會。
不信的話,隨便找個回祈團頭目、郭文貴、還是洗錢案的任何一個被告問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