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民眾。(圖:鄭惠之)
昆蟲零食味道如何?少數勇敢試吃的民眾說,味道與薯片、乾果和一般餅乾類似,口感也不似想像中那麼軟,且也不會有昆蟲的味道。
他們還表示,會推薦給朋友試一試,喜歡與否是其次,但從嘗鮮角度出發,值得至少嘗試一次。
從本月8日起,業者獲准進口早前被評估為可安全食用的16種昆蟲和相關產品,供民眾食用或用作動物飼料。記者昨早(12日)帶著食品供應商提供的昆蟲零食樣本上街詢問20名民眾,其中僅有六人願意當場嘗試,他們也以年輕人居多。
受訪者:沒有異味
18歲的鐘前泰現場試吃了冬陰功口味的蟋蟀和用黃粉蟲粉(Mealworm Powder)製作的餅乾。他認為蟋蟀零食的味道不錯,宛如在吃相同口味的薯片,黃粉蟲餅乾則和超市購買的類似餅乾沒有太大的差異。
「我不確定朋友是否真的會吃,但是會推薦他們至少嘗試一次。」
18歲的黃勁翔則說,原味的蠐螬味道和口感都和腰果相似,蟋蟀粉加入意面後的味道並不明顯。他不僅會推薦給友人品嘗,也會考慮平時將這類食品當零食。
「我認為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尋找其他食物來源,因為食物相當匱乏。那些看中食物營養的人或許會因為這類昆蟲食品有更多蛋白質等而吃,我則是對昆蟲類食品挺有興趣的,或許會把它加入到日常飲食中。「
28歲的李欣恩試吃紅甜椒粉口味的蟋蟀和黃粉蟲餅乾後表示,蟋蟀和穀物片的口感相似,與自己預想的「偏軟」口感有別。若在試吃前沒有看到實體的零食樣貌,不會將它和昆蟲聯想到一塊。

昆蟲零食。(圖:鄭惠之)
只願付少於5塊錢購買
大多數試吃的民眾也說,他們相信不少研究所指出的,即昆蟲富含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不過,他們並不願意付超過5塊錢購買這類零食。
28歲的陳姿伶分享:「這是我第一次試吃,我不願意支付太貴的價格,因為怕不好吃。我相信這也是許多消費者的看法,我願意付最多四塊錢購買類似的昆蟲零食。」
鍾前泰則告訴記者,自己願意花最多兩到三塊錢購買。「因為我們現在仍在求學。超過三塊錢我就能吃到完整的一餐,相對昆蟲零食,那也會更加豐盛。「
除了價格,受訪民眾也特別關注產品的「賣相「。他們認為,如果將更多類似零食做成餅乾的樣子,而非保留原貌,將能讓更多人願意嘗試。
17歲的吳彥楷在試吃了蟋蟀和黃粉蟲餅乾後說,黃粉蟲餅乾外觀如同平常看到的餅乾一樣。所以,相對於一整隻蟋蟀的「原型「,他會比較願意購買黃粉蟲餅乾。
陳姿伶則有趣地將「保留原型「和」改成餅乾外觀「的昆蟲零食,和談戀愛做比喻。「我更願意吃黃粉蟲餅乾,因為長得比較好看。這和談戀愛一樣,要談一個帥的男朋友。」
無法接受「原樣「的昆蟲食品
39歲的陳穎慧在眾多樣品中僅試吃了黃粉蟲餅乾,她坦言:「保留原來的樣貌太可怕了,真的不行。特別是現在才剛允許吃昆蟲食品,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很難接受。如果我從小開始吃,或許會比較好。」
不願試吃的民眾指出,雖然他們也相信其含有的營養價值,但由於多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加上忌諱殺生和食品樣貌等理由,讓他們無法接受昆蟲零食。
根據研究,昆蟲零食除了含有比一般肉類更高的蛋白質,也含有鉀、鋅、鎂等其他營養成分,不過對海鮮過敏的人或不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