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政府表示,將改變遮蓋國民登記身份證(NRIC)號碼的做法,這意味著公民的國民身份證號碼可能會被公開。此消息一出,全國一片震驚。這可事關包括新加坡PR在內的全島600多萬人的信息安全,萬一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盜用了咋辦?對此,新加坡當局將如何處理?

圖源:FACEBOOOK
新加坡將取消身份證號部分隱藏
12月9日,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網站顯示,公眾可以在近一個星期免費查找部分人士的全名和身份證號碼。此消息頓時引發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
對於此事,新加坡數碼發展與新聞部在12月13日時發表聲明指出:「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採用隱藏部分身份證號碼的做法來保護民眾的個人隱私。但現在,當局不再認為身份證號碼是隱秘的個人信息,隱藏號碼已經沒有其必要與意義。」
此外,當局還表示,「身份證號碼是用於識別個人身份的方式,應該跟姓名一樣是公開的信息,無需隱蔽。」
據悉,NRIC是新加坡人必須在15歲後的一年內註冊的文件,或者根據1965年《國家註冊法》的規定,當某人成為公民或永久居民時必須註冊的文件。

圖源:FACEBOOOK
2000年之前出生的人的NRIC號碼以「S」為前綴,而千禧年之後出生的人的NRIC號碼以「T」開頭。對於1968年之前出生的人,他們的NRIC號碼通常以0或1開頭,因為他們是按簽發順序分配的,而不是根據他們的出生年份分配的。
多年來,新技術的興起、數字化和詐騙等威脅帶來了新的安全問題,人們質疑不法分子是否可以竊取與特定NRIC號碼相關的個人數據和詳細信息。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副教授Eugene Tan表示,身份證號碼仍然是一種重要的識別手段。「人們可能有相同的名字,但他們每個人都有唯一的NRIC號碼。」
他補充說,不透露完整的NRIC號碼已成為一種隱私規範,而《個人數據保護法》將NRIC號碼歸類為「私人數據並享受法律保護」。因此,政府現在的立場是「公開完整的身份證號碼不應該有任何敏感性」,這與公眾的理解和舒適度相悖。
然而,儘管當局最近發表了聲明,但「法律並沒有改變,現在不能免費向所有人提供身份證號碼」。此次,新加坡政府的聲明引發了人們新的猜想,即NRIC號碼正在作為公開信息正常化。
事實上即便如此,它們也僅適用於披露完整NRIC號碼將使身份識別更有意義的特定情況,例如在ACRA的門戶網站上,實體需要進行盡職調查。
新加坡個人數據保護委員會表示,在與行業和公眾協商後,它將調整其NRIC和國民身份證號碼的指導方針,以符合新政策意圖。
新加坡保護個人信息的步伐從未停止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今年4月中旬,暗網上就出現了很多兜售新加坡身份證件的貼文,其中有不少新加坡公民、PR、EP等手持Singpass的自拍照,他們的家庭住址、個人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統統被泄露了!
兜售的新加坡人身份信息不僅量大,而且售賣的價格還十分便宜,賣家通常每份資料只收取8美元(約10新幣)但是要求以加密貨幣支付。
而新加坡當局一旦公開人們的身份信息,那麼上述情況只會更加泛濫!有網絡安全專家表示:「身份證號本身不是高度敏感信息,但如果和其他個人資料相結合,那麼就會給人帶來網絡安全隱患。」
某網絡安全公司安全工程主管表示:「當局將身份證號碼當做識別身份的方式,與驗證身份的方式區別開,可以通過減少過度依賴使用身份證號來進行身份驗證的方式減少隱患。但是身份證號作為身份識別方式,可以與其他信息交叉檢索,信息被濫用的情況是無法被杜絕的。」
公開使用身份證號會方便網絡罪犯利用身份證號繞過身份驗證系統,或創建用於網絡釣魚和社交工程攻擊的身份,使得金融詐騙、身份盜竊、帳戶泄露更容易發生,公開的身份證號還可能會被放在暗網上進行販賣,進行各種詐騙活動。

圖源:FACEBOOOK
但也不用過分擔心。早在2014年時,新加坡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令就已經全面生效,規定商家在收集、使用、披露個人資料時,需徵求客戶的同意。2018年9月1日生效的更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令中有寫到,只有在法律規定下,有必要證明身份時,商家、業者才有權向公眾索取身份證號碼,違者將面對最高100萬新元的罰款!
這條法令也適用於其他國家的身份證號碼,例如中國身份證,還有護照、出生證、工作許可證號碼。雖然護照定期更換,但委員會表示組織應避免收集個人的完整護照號碼,除非有正當理由。
如果沒辦法獲得顧客的IC號碼,要怎麼識別顧客的身份呢?當局提出了一些替換方案,例如可以生成顧客自己的會員ID,或者是二維碼等等。這可能只是新加坡為了保護個人信息做出的第一步,相信在今後會有更多的信息保護政策會陸續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