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傳統西餅店是新加坡人的集體回憶之一,童年、婚嫁、壽辰等都與西餅分不開。記者走訪當地四家特色西餅店,品嘗甜美手作糕點,也了解傳承手藝背後的辛勤與付出。
走過半個世紀的真美珍咖啡及西菓店(Chin Mee Chin)之前停業兩年,最近宣布將在5月重新開張,令許多顧客雀躍萬分。除了真美珍,當地其他老字號西餅店多年來默默堅持手工製作西餅糕點,沒有現代蛋糕店的精美裝潢和花哨的蛋糕,有的是老老實實的古早味,簡約樸實的店面仿佛把時光定格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真美珍5月回歸
談到真美珍的故事,陳雪雯說,原先是她的祖父陳會棟和來自海南島的親戚在1925年創辦的咖啡店,後來祖父將生意交給父親陳永鎮,在1940年代取名為真美珍。
陳雪雯的母親梁光連在父親2009年逝世時接過生意,成為經營夥伴,直至2018年12月退休,「母親幫父親經營店裡生意超過60年,烹煮店裡著名的咖椰,平日工作14小時。她退休時,要找到家族的里的人全職經營真美珍成為挑戰,因此真美珍的夥伴決定暫時關店,探討其他可能性。」
陳雪雯說,要守住老店,人力是一大挑戰,「有些糕餅因缺乏人手而無法繼續製作售賣。這次慶幸得到幫助,讓我們可以帶回很多以前受歡迎的傳統食物,也保留炭烤咖椰麵包。」
堅持手工製作別具風味
創辦於1949年的麗英,最初是位於密駝路的煮炒店,賣煮炒、蛋糕、糕點和飲料。1975年,它取名為麗英,主打蛋糕和麵包,有座位讓顧客可享用蛋糕和咖啡或茶。1990年代,麗英改換生意模式,只供外賣。2007年和2009年,麗英先後在劍橋路和維拉三美路開設分店。2018年,總店從密駝路遷移到現在的麥肯西路。
第三代接班人黃美玲(46歲)說,他們有超過30種西餅與糕點,都堅持手工製作,「雖然用機器可取得一致性,手工的口感和味道就是不一樣。」
這裡有過大禮的傳統牛油蛋糕,以及少見用牛油寫上書法字「彌月之喜」的水果蛋糕,皆很受歡迎。
客人聞香而至
早上9時30分到加東購物中心,大部分店面還沒有開,跟著烘焙的香味找到在角落的Dona Manis蛋糕店。店主蘇桃仁笑說:「很多顧客都是跟著香味找到我們的店。」
蘇桃仁跟女兒陳一蕾正忙著烘製一批批熱騰騰新鮮出爐的香蕉派。雖然開店時間是早上10點,已經有顧客陸續來買香蕉派。
陳一蕾說,母親喜歡烘焙,他們在1994年開店,接過的那家店面也是蛋糕店,店名是Dona Manis,他們沿用店名至今。
這裡的招牌糕點是少見的香蕉派,因為蘇桃仁喜歡吃香蕉。她花很長時間研究香蕉派的秘方,「我試驗做很多種水果派,有蘋果、草莓、芒果、藍莓,發現還是香蕉最好吃。烘好的香蕉派要用風扇吹超過半小時,以鎖住香蕉的水分。」
蘇桃仁和陳一蕾母女早上6點就到店裡開始一天的烘焙。除了香蕉派,還有牛油泡芙和巧克力撻,有時會有牛油角、英式鬆餅(scone)和牛油蛋糕等,但蘇桃仁笑說,這些是有空才能做,最好之前先撥電預訂,以免撲空,「以前我們賣較多種西餅,但由於人手不夠做不來,就減少了。」
堅持手工製作的蘇桃仁說:「手工和機器做的味道不同,有些東西是機器做不到的。比如,我們試過用機器做巧克力撻的酥皮,但效果不夠鬆脆。」
傳承食譜與食材
Balmoral Bakery招牌糕點有蝴蝶式杯子牛油蛋糕、奶油角、水果杯子蛋糕、蘭姆蛋糕、雞肉派、咖喱卜等。Balmoral Bakery由林明濃的母親、姑姑與二伯於1965年創辦,現在他是第二代老闆兼烘焙師。
林明濃自20多歲到店裡學習烘焙,現在還是每天早上6點就到店裡開始準備工作,直到晚上7點關店,西餅店每天營業。他笑說:「因為要保留傳統味道。要有興趣,才可以堅持這麼多年。」
他一直沿用母親的食譜至今。牛油蛋糕只用特定國外牌子的牛油,蛋糕的花生是自己買花生來烤的,椰子撻的椰子餡,黃梨撻的黃梨餡等都手工製作,麵粉也只跟同一個供應商拿貨。
林明濃邊聊邊將用牛油做好的「玫瑰花」放在牛油蛋糕上,「現在也有賣現成餅乾做的玫瑰花,但比較假,牛油做的花比較有香味,也比較美。」
工時長美味情緣更長
在1960年代,三巴旺西菓店(Sembawang Confectionery)的名字是「Wills」,位於丹絨加東女校附近,後來搬到三巴旺山住宅區的惹蘭禮邦(Jalan Leban)時改名為三巴旺西菓店,1978年搬遷到美芝路至今。
現在82歲的烘焙師黃循乙,從開店至今一直負責烘製出多款西餅與糕點。他笑說:「這行很辛苦,工作時間長,但我想保留傳統味道,所以做了這麼多年。」
古早糕點也吸引年輕人
有的傳統西餅店多年來堅持同樣的古早味,有的同時推出新口味吸引年輕人。Balmoral Bakery屬於前者。
林明濃說,現在的年輕人反而想找回以前的古早味,很多是從社交媒體認識Balmoral Bakery,紛紛來尋味。他們的顧客有年輕化趨勢,以前以老一輩顧客為主,近年有越來越多年輕顧客。不少忠實顧客跟了他們很多年,兩代人的婚禮都跟他們訂結婚蛋糕,有的當了外婆,還帶孫子到店裡買蛋糕。
古早牛油蛋糕最近特別火紅,黃美玲說,有很多年輕顧客愛買這些舊式蛋糕,然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
蘇桃仁也發現,近兩三年店裡有更多年輕顧客,「他們喜歡吃巧克力撻,有的為婚禮訂上百個巧克力撻。」
真美珍的新餐單將有之前的招牌食物,比如咖椰麵包、「十字麵包」、奶黃泡芙、奶油泡芙、奶油角、午餐肉麵包,同時也推出新的食物,例如Milo撻、花生醬巧克力撻和咖啡椰糖雪芳蛋糕。
傳承的挑戰與機遇
堅持古早好滋味的傳統西餅店越來越少,傳承是一大挑戰。
真美珍這次就跟商業集團合作。集團負責日常運作和真美珍的創意方向,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將推行現代化改革,發展該品牌,可能開展送餐服務,方便更多的食客嘗到真美珍的食物。
傳統西餅店堅持手工製作,林明濃說,他們的工作時間很長,圍繞著烘爐又很熱,「一般年輕人不願接手,我們的東西賣貴一點又沒有人買。」Balmoral Bakery有可能由林明濃的表侄女接手,但一切未定。
麗英和Dona Manis分別有家族的第三代和第二代人接手。黃美玲和弟弟黃世仁在2006年辭掉各自多媒體設計與公關的工作,跟父親黃學楨和母親梁妙蓉一起經營家族生意。
陳一蕾在2015年辭去從事了10年的行政工作,到店裡跟母親並肩工作,「因為生意很好但人手不夠,母親需要幫忙。」(黃靖晶)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