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帶動對寬敞空間需求 老私宅轉售交易再現活力

老私宅近來在轉售市場「枯木逢春」。冠病疫情期間興起的居家辦公帶動買家對寬敞空間的需求,加上新舊私宅價格差距擴大,一些被買家淡忘已久的大型非有地私宅近來再現活躍交易。
分析師預料,新登場私宅項目的選擇減少,加上居家辦公的趨勢持續,買家對老私宅重燃的買氣可望延續。
根據市區重建局網站數據,再現交易活動的一些屋齡較高的老私宅,有者甚至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去年以前的轉售交易極為淡靜,在某些年裡頭甚至完全沒有交易。
例如,位於第11郵區(紐頓、諾維娜)的Orchid Apartments(永久地契,1981年竣工),去年4月至今年4月共有八個單位轉售,面積都是1356平方英尺,尺價介於1445元至1696元,整體價格介於196萬元至230萬元。
這個老項目地點優越,附近是第六道(Sixth Avenue)地鐵站,也靠近南洋女中和國家初級學院,但在之前的幾年,每年都只有一個單位轉售。
位於第10郵區(東陵、荷蘭、武吉知馬)的The Draycott(永久地契,1980年竣工),也是近來受到買家關注的另一個老公寓。
去年3月至今年3月間,該公寓有六個大型單位轉售,面積各為2637平方英尺,售價每平方英尺介於1713元至2010元,整體價格介於450萬元至530萬元。該私宅2018年至2020年的轉售交易,每年只有一宗至三宗。
位於第九郵區(烏節路、峇峇利路)一個屋齡超過10年的項目The Lumos,在2020年完全沒有轉售交易,去年以來有八個單位易主,其中一個單位的面積高達5716平方英尺,以1000萬元成交。
合登(Hutton)房產集團研究主管李思德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買家物色較舊的私宅主要出於三個因素,即房子更大、可隨時遷入,以及給他們帶來更好的價值。
他表示,兩年來,冠病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想法。買家看重更大的空間,來迎合結合居家和辦公室或學校的工作和學習安排。
與此同時,冠病導致房屋的竣工大受延誤,買家於是轉向轉售市場以滿足他們的迫切需求。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研究學院的副院長李乃佳博士受訪時說,與過去相比,老房子的面積和格局如今更受到買家重視。
仲量聯行(JLL)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高級董事王德輝受訪時指出,在2021年,非有地轉售交易的中位數面積為1097平方英尺,而新私宅的中位數面積為775平方英尺。
他說,可供售賣的新私宅數量在去年底減少至1萬4333個,買家的選擇頓時減少了。與此同時,新私宅的價格卻越來越昂貴,新舊私宅價格差距過去一年多來顯著擴大。
受訪的分析師也指出,許多老房子都是永久地契,增加了它們的吸引力。
李乃佳說,永久地契是不少買家看重的特質,對核心中央區(CCR)的高檔私宅來說,這更是買家的先決條件。
至於老私宅買家的來源,王德輝表示,他們從注重預算的大眾化私宅買家,到在黃金地段尋覓豪宅的買家都有。
李思德則發現,老私宅買家當中有好些來自中國的新移民,他們大多都是基於項目地點優越和朋友也住在同個項目的關係,而決定買下房子。
接受預定首周末 鑫麗嘉園賣出77%單位
來自 / 聯合早報 文 / 李蕙心

鑫麗嘉園不同面積大小的單位都有買家,其中以一臥房單位、二臥房單位和三臥房單位最受歡迎。
(城市發展與MCL地產提供)
在花拉公園一帶的新私宅項目鑫麗嘉園(Piccadilly Grand),接受預定的首個周末就賣出77%的單位,平均尺價2150元。
這個位於諾森伯蘭路(Northumberland Road)的99年地契項目有407個單位,由城市發展(CDL)和MCL地產(MCL Land)聯合發展。
兩家公司昨天發表聯合文告說,截至昨天傍晚6時已賣出其中315個單位,占總數的77%,平均尺價為2150元。
90%的買家是新加坡人,其餘是永久居民和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美國、香港及印度尼西亞等的外國買家。
這個項目有三座各23層樓高的公寓大樓,不同大小面積的單位都有買家,其中以一臥房、二臥房和三臥房單位最受歡迎。有些買家選擇規劃設計較靈活的四臥房雙鑰匙單位,四臥房靈活單位、五臥房和特級五臥房單位的銷量也不錯。
城市發展首席執行長郭益智說:「這個項目融合了零售商場鑫麗坊(Piccadilly Galleria)以及直通花拉公園地鐵站,買家重視這些便利。」
MCL總裁陳維賢說,這次的銷售佳績顯示買家對城市發展和MCL地產的良好聲譽有信心,也對新加坡經濟和住宅市場展望抱樂觀態度。
| 麗福苑上周末開放預覽 參觀人次逾4200多個
另外,位於阿德路(Arthur Road)的麗福苑(LIV@MB)上個周末開放展銷廳供預覽,參觀人次超過4200多個。
麗福苑由萬國公司(Bukit Sembawang)發展,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該項目共有298個單位。一臥房單位的指示價從108萬4000元起;二臥房從143萬元起;三臥房從232萬7000元起;四臥房從339萬元起。
公司並未公布開始接受預定的日期。
麗福苑所處地段曾是東海園大廈(Katong Park Towers)的所在位置。萬國公司在2018年以3億4500萬元買下這個項目,售價相當於容積率每平方英尺1280元。
根據市區重建局的最新數據,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價格今年第一季下跌2.7%。
高力國際(Colliers)新加坡研究主管何俐慜認為,鑫麗嘉園和Liv@MB具有吸引買家的特點,推出市場後預計能提振代表中檔私宅第二季的價格,因為這兩個項目的地價較高。
來自 / 聯合早報
文 / 韓寶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