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裁員人數顯著下降!新加坡勞動力市場全面復甦

2022年03月17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勞動力市場在2021年全面復甦,居民就業的強勁增長帶動總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也持續改善並達到接近疫情前水平,裁員人數也顯著下降。

1. 2021年就業人口大力反彈

人力部預計勞動力市場將在2022年繼續復甦,但全球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有所增加,可能影響復甦步伐,另外各行業的復甦前景則參差不齊。

根據人力部今早發表的《2021年勞動市場報告》,本地就業人數在2020年急劇收縮16萬6600人後,不包括外籍女傭2021年總就業人數增加了4萬1400人

這個反彈是由於居民就業呈現了7萬1300人的較快增長,抵消非居民就業3萬人的下降。

來源:早報

隨著邊境限制逐步放寬,非居民就業在2021年第四季度也迎來兩年來的首次增長,增加2萬4200人,使去年2021年第四季度總就業人數增加4萬7900人。

人力部指出,居民就業增長也是全面的,在信息和通信業、健康和社會服務業、專業服務業、行政和支援服務業、以及金融服務業的幅度較大。在住宿業、航空運輸和支援服務業以及藝術、娛樂和休閒業的居民就業人數略有下降,反映了本地去年大部分時間受到嚴格的旅行限制影響。

2. 2021年失業率也有所下降

2021年年均失業率也低於2020年,總體失業率從3.0%降至2.7%、居民失業率從4.1%降至3.5%,公民失業率則從4.2%降至3.7%。根據人力部早前公布的數據,2022年1月的總體、居民和公民失業率也分別為2.3%、3.1%和3.3%,已降至2019年12月左右的水平。

由於結構性錯配往往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除,2021年年平均居民長期失業率為1.0%,與2020年相比保持不變,高於2018和2019年的水平。

儘管如此,裁員人數從2020年的2萬6110人降至2021年的8020人,低於冠病疫情前的水平。隨著業務活動的回暖,2021年第四季,縮短工作周或臨時裁員的員工人數減少至1200人,但仍高於疫情前的水平。

圖片下標模板, 來源:維基百科

被裁居民的年度再職率從2020年的62%上升至2021年的66%,創下六年來的新高。無論求職者的年齡、教育水平和職業群體都得到廣泛的改善。

隨著工作機會增加,經季節性調整的招聘率在2021年第四季度呈上升趨勢,達到2.5%,也是自2014年來的最高水平。經季節性調整的辭職率在本季度保持穩定在1.7%,略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其中,金融、信息和通信和健康和社會服務業等高增長領域的辭職率比疫情前來得高或保持不變,而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和零售業的辭職率則比疫情前低。人力部也發現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員工的辭職率比非PMET員工高。

3. 總體而言勞動力市場依舊緊縮

2021年12月經季節調整職位空缺數量增加至11萬7100個,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的比率也從去年9月的1.95升至12月的2.11。大量職位空缺的部分原因是邊境限制影響外籍勞工的流入,然而隨著限制逐步放寬,人力部預計非居民勞動人數將在2022年有所改善。

本地勞動市場在2021年全面復甦,居民就業的強勁增長帶動總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也持續改善,並達到接近疫情前水平,裁員人數也顯著下降。

來源:早報

針對本地是否出現大辭職潮,《2021年勞動市場報告》顯示,金融、信息和通信和健康和社會服務業等高增長領域的辭職率高於疫情前,如信息和通信業的辭職率,就從2019年的1.9%增至去年的2.3%,健康和社會服務業辭職率則維持在1.2%。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和零售業的辭職率則比疫情前低。

來源:

1. 我國2021年就業人口大力反彈 裁員人數顯著下降,早報

2. 人力部報告:本地去年總就業人數大幅反彈,早報

3. 去年第四季辭職率為1.7% 略低於疫情前水平,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