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直播他送貨 品食老闆關酒樓賣冷凍菜殺出血路

疫情期間,品食餐飲董事經理胡金鐘曾親自送貨給顧客。(圖:關美玲)
往日天天有宴席可開,餐飲業者品食在疫情初期無法開席,只好關了餐館,為求生存轉戰網絡直播,家人親自上線直播帶貨,老闆也上前線當起送貨員,外送冷凍餐館菜。這個危機成了轉機,讓他們驚喜的是,冷凍食品至今仍受到顧客歡迎,不止讓公司有驚無險度過疫情,還讓公司轉型成功。
疫情期間沒酒席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008年成立的品食在疫情前主打戶外宴席和酒樓的生意,疫情對品食的打擊可想而知,他們無法繼續辦宴席,餐館也不能堂食。
40歲的董事經理胡金鐘是品食創辦人胡清山的次子,主要負責推動公司業務增長與行政管理的他說:「我們最大的困難是現金流,因為(對)中小企業(而言),資金(鏈)斷裂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為開源節流,我們就把經營14年的餐廳給結束營業了。」

疫情之後,品食主打冷凍食品市場。(圖:關美玲)
公司上上下下忙碌的景象突然不再,讓胡金鐘一度感到焦慮,但也讓他難得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公司的過去和未來。
「當沒有大型宴席的時候,我突然沉靜下來,那段時期是有時間去思考,有時間去反省一下,我們之前所做的,有什麼不好,接下來又要如何做得更好?」
老闆親自跑40個點送貨
為了保持良好的資金流,品食開始轉戰直播。胡金鐘觀察到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直播做得有聲有色,得到啟發,與團隊從網上買了一些簡單的設備,用手機拍攝,就開始了品食的線上銷售。
品食是個家族企業,胡金鐘的大嫂當時就打頭陣直播帶貨,在網上推銷品食的冷凍食品。

資料照片:胡金鐘的大嫂「紅姐」上陣直播推銷冷凍產品。(圖:胡金鐘)
「第一次做直播的時候,觀看人數雖然只有20個人,但有人開始下單,給了我們信心,覺得直播可以做。」
為更了解運作,胡金鐘也開始親自送貨到顧客府上。「那時直播一天可能有40單,那我一個人就要跑40個點。」
他說:「那段時間,當我在駕車送貨的時候,也是我在思考的時候,比如(思考)昨天看到什麼、讀書讀到什麼。有時想得太入神,還會走錯路。那時真的是在忙碌當中,還可以有非常多的時間去思考,要如何去進步我們的企業。」

疫情期間,品食餐飲董事經理胡金鐘曾親自送貨給顧客。(圖:關美玲)
後來,公司員工也化身「直播主」,偶爾還會請來李佩芬、承澤等歌台藝人直播帶貨。

品食曾找來歌台藝人李佩芬直播帶貨。(圖:胡金鐘)
意識到不能盲目拼搏
隨著旗下的冷凍麻油雞、扣肉、咖啡排骨等冷凍即食餐館菜受到越來越多顧客青睞,胡金鐘開始意識到,公司必須轉型。
在疫情之前,冷凍產品只占品食業務的5%,如今已增至35%,戶外流動宴席占35%,自助餐占25%,私房菜宴會廳服務則占5%。 這些冷凍產品已在網上銷售平台站穩腳步,品食每個星期也仍會開直播推銷產品。
胡金鐘意識到,在疫情前,公司主打戶外宴席所需的人力物力更多,「比較像是盲目地在做,有單,我們接,就去做,特別的累」。
轉戰網絡售賣冷凍食品後,他發現戶外宴席其實相對吃力不討好。」以前收入可能很多,可是凈利潤可能很少。現在我們收入少,但是凈利潤是一樣的。」

疫情之後,品食主打冷凍食品市場。(圖:關美玲)
現在品食的業務慢慢重新再上軌道。「曙光是看到了,真正大的陽光還沒看到,所以我們希望說,在這一年,我們會把元氣給養回來。「
胡金鐘也坦言,疫情改變了他對公司的展望。「願景不一樣了,以前的願景是做大,做成世界品牌。現在我把願景改了,希望把我們這些福建、潮州的老菜,帶到家家戶戶,傳承幾代人。」
疫情教會我的事:人健康 企業才會健康
疫情給大家上了一課,胡金鐘就深刻體會到健康對餐飲業者的重要性。
「做餐飲業的,不定時吃飯、喝水,非常晚睡、非常早起,這些是非常危險的。(不良作息)累積下來會『很頭痛』。疫情就是教會了我們,如何準時吃飯、準時喝水,健康要顧到,自己的身體要顧到,那你才可以把這個企業給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