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9月25日報道,Grab首席營運總監洪紀元(Alex Hungate)表示,公司稍早前擔憂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所以非常謹慎地招聘,但不至於需要凍結招聘或大規模裁員。
輻射東南亞六國,新加坡的市場仍然廣闊,還有發展潛力。不過,外國人來新加坡工作,終究不如本地人容易。
近幾年,阿里、騰訊、位元組大批招聘中國人,是因為新加坡本土缺乏計算機、網際網路、科技等領域人才,中資公司不得不向國內挖人。但對於本地公司,新加坡政府對外籍員工比例有嚴格限制,應保障本土員工優先就業。也因此,9月開始,新加坡提高EP發放門檻,間接提高本土公司招聘外國人的難度。
「薪資達不到門檻就申請不了EP。工資標準提高,公司的成本也就高了。」阿澤指出。顯然,這項政策也使得新加坡公司降低招聘外國人的預期。
雖然不確定性在增加,阿澤發現,想去新加坡工作的中國人還是不少。「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社會,適合中國人生活。同時,新加坡面向全球,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在這裡,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他分享道,在新加坡生活,物質環境大同小異,但思維模式會更加豐富。
參考資料:
《一下飛機「原地失業」:最慘打工人親述被蝦皮毀約》,來源,《聯合早報》;
《Grab's steady steering offers a smoother ride》,來源,路透社。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林軒、阿澤、阿布、林戈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