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富了醫療股,恭祝邁瑞醫療李西廷以156億美元(約人民幣1000億)身家再提新加坡首富。

▲圖:新加坡50大富豪榜
不僅僅是新加坡公民
李西廷的1000億資產幾乎全部身家,也都是通過離岸公司:BVI公司持有的。
通過移民新加坡與BVI,李西廷約1000億市值的邁瑞醫療股票全部納入了英美普通法系的保護之下,最終流回了不(對海外收入)徵稅的新加坡。
移民、海外公司/海外家族信託持股,
這與2019年、2020年連任兩年的新加坡首富——海底撈的張勇夫婦,以及眾多境外上市的大佬幾乎如出一轍。
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1 移民
先說說移民。
上市前移民?
眾所周知,境外上市之前移民並非是什麼新鮮事,像張勇上市前移新加坡,俏江南創始人張蘭為上市「委屈巴巴」入籍了聖基茨等。

這是因為起初為防止資本借虛假外資外逃,2006年那時起便開始實施了商務部的「併購規定」。
【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規定】第11條明確做了說明:「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名義併購與其有關聯關係的境內的公司,應報商務部審批。」

▲企業境外上市,很多都存在把境內運營公司裝到境外上市主體的過程
實際上幾乎沒有企業能獲批通過。
因此中國老闆移民變外籍老闆,也成了隱匿「併購規定」的方式之一。
在海底撈的招股說明書就這樣寫著:
「由於張勇舒萍夫婦為新加坡國籍,外商併購境內公司不受併購規定所限。」
簡單粗暴但直接有效。

但邁瑞醫療的李西廷,又與張勇、張蘭、以及潘石屹們都不甚相同。
1998年現在的A股上市公司、以前的紐交所上市公司的國內運營主體:邁瑞醫療在起初設立時,就已是外資控股,
不用再中資變外資,也沒有了併購規定的障礙。
實際上李西廷在邁瑞在紐交所上市之時,以及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也都是中國籍。

▲2015年9月10日提交給美國SEC的文件是中國籍
2015年隨著分眾傳媒的借殼上市,開啟了新一輪中概股回歸熱潮,
暴風科技的故事告訴我們:「選擇確實比努力重要。」
把海外低估的估值在國內拿回來,2015年6月,李西廷等人宣布以33億美金估值私有化邁瑞醫療,回了A股。

▲2018年10月,邁瑞於A股上市,僅3天市值便突破了千億,最高時市值突破了6000億。
2015年11月3日提交給美國SEC的文件中,李西廷的國籍已變更為新加坡。
重點是,加入新加坡國籍的時間在2015.9.10與2015.11.3之間,在準備私有化邁瑞之後,在邁瑞於A股上市之前。

▲2015年11月3日提交給美國SEC的文件顯示李是新加坡籍
沒有張勇等人移民的迫切的功利性
或許李西廷只是單純的想移民,或是單純的以安全為目的的移民。
2 離岸天堂財產?
在準備移民的同時,又與張勇、潘石屹他們如出一轍,另一個重要動作就是設立了海外家族信託。

▲網友推測是第一種方式入籍,先通過GIP投資移民獲得PR兩年後再入籍,從計劃移民到最終入籍,至少要準備兩三年以上。
BVI家族信託+兩層BVI公司
2014年,李西廷設立了BVI家族信託+兩層BVI公司,並最終持有邁瑞國際的股票
以此,李西廷所持邁瑞的幾乎全部股份12.7%都裝入了海外信託中,裝進了英美普通法系的保護之中。
一層BVI公司+一層香港公司
但後面隨著邁瑞醫療私有化A股,出於IPO「股權清晰」的要求,李西廷不得已撤銷了家族信託,
與此同時,設立了離岸天堂BVI公司-香港公司架構,即保留原BVI公司運作,同時多設了一層香港公司,來最終持有邁瑞醫療的股票,並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寫了:主要是基於未來或稅務籌劃等方面考慮而設置。

▲邁瑞醫療招股說明書部分
至此至今,
「新加坡人李西廷——BVI公司——香港公司——國內邁瑞醫療公司股票」節稅與資產安全架構搭成。
3 效果
如此一來,從下往上看
1、多一層香港公司,結果截然不同,這會極大減少了未來出售邁瑞醫療或自邁瑞醫療收到股息時的稅負負擔。因為按照香港與內地稅收協定,符合條件的話,出售邁瑞醫療股份之時,無需向內地納稅,股息稅也只有5%。而如果沒有這一層香港公司,那出售邁瑞醫療所得稅一般是10%,股息預扣稅要去到30%。
2、這1000億最終會流入英屬節稅公司:BVI公司,併流入李西廷的移民國—新加坡,BVI公司免稅,新加坡對海外收入不收稅,避免了中國新個稅反節稅實施後可能帶來的稅務風險。
3、李西廷又可在邁瑞醫療上市後再搭建海外家族信託,隨時將1000億邁瑞醫療股票裝入信託,放棄所有權只享有受益權,從而隔離了家族資產的債務風險。
通過移民新加坡和海外節稅公司、以及與內地有協定的香港公司,
一邊進行稅務籌劃,一邊開展資產保全規劃,同時又預留了裝入海外信託的可行性。
未來即使滄海桑田,李西廷高市值的邁瑞醫療股票也已在英美普通法系的保護之下(無論現在的BVI公司,或是之後再設海外信託),最終都流回到對海外收入不徵稅的新加坡。
財富與時光相安無事。
這就是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