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新加坡華裔藝術家張荔英(Georgette Chen )的畫作,連續3次打破自我的拍賣紀錄。在最新的拍賣中,她的作品《大榴槤靜物》以1429萬港元(247萬新元)成交,最終價格超過售前估價的3倍。

《海峽時報》報道,被拍賣的是張荔英在1965年完成的作品《大榴槤靜物》,其價格締造了新加坡先鋒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
新的拍賣新紀錄比張荔英的另一幅作品《市場》,在2013年10月創下的231萬新元紀錄更勝一籌。
根據在線藝術經紀公司Artsy的數據,《大榴槤靜物》的最新成交價格,比上次以6萬美元成交時高出了40多倍。
2022年8月,蘇富比拍賣行以202萬美元的價格拍出了張荔英的畫作《船隻與店屋》,其後同年12月,張荔英的另一畫作《熱帶水果》以拍出230萬美元,刷新了紀錄。

張荔英定居新加坡後,推動了新加坡南洋藝術風格的誕生。(圖:網際網路)
作品獲得藏家追棒
佳士得亞太區副主席兼20世紀和21世紀藝術部聯合主管林家如(Evelyn Lin)坦言,張荔英的作品在收藏家中很受歡迎。
「《大榴槤靜物》之所以被選中拍賣,是因為張荔英畫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題熱帶水果,而熱帶水果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榴槤。」
據介紹,張荔英以印象派風格捕捉到了大榴槤、山竹和紅毛丹的質感,從而確立了她作為南洋畫派主要藝術家的地位。
50歲的南洋藝術學院東南亞藝術與畫廊研究所所長碧蕾傑(Bridget Tracy Tan)博士說,張荔英作品的稀缺性、高藝術水準,加上藏家越來越富商,是推高張荔英作品價格的原因。
凸顯新加坡藝術作品成功闖入拍賣行
「張荔英畫作拍出創紀錄價格,凸顯了新加坡先鋒藝術家的作品,如鍾泗賓的作品,如何闖入拍賣行,並長期間獲得追棒及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舉辦「此心安處:張荔英回顧展」以來,人們對她的作品的興趣一直在增長。
張荔英(1906-1993)是一位新加坡華裔藝術家,其父親是國民黨元老兼貿易商人張靜江。她自幼跟隨父親在國外生活,先後在紐約、巴黎學習藝術,繪畫風格受塞尚、梵谷等藝術家的影響,擅長以後印象主義風格描繪中國以及中國人的生活。1954年,她定居新加坡後,受邀在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執教。在執教期間,她開始嘗試創造一種能夠充分展現東南亞特色的藝術風格,推動了新加坡南洋藝術風格的誕生。
來源:atvnewsonline
